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壞消息綜合症”有壞處也有好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久前,某網站評選出2011年“年度網絡謠言”,包括“食用碘鹽防輻射”、“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金庸“被死亡”等。而在這些謠言的傳播中,有不少人有意無意參與其中、推波助瀾。其原因,就在於患上了“壞消息綜合症”。(1月10日《華商報》)

  所謂“壞消息綜合症”,即“網絡病”,是指在網絡信息海洋中,那些負面的、有噱頭的內容更能引起廣泛轉載和評論的興趣,網民通過分享負面消息,使自己的情緒得到發泄,獲得某種心理的滿足。

  2010年,美國尼爾森發佈了一份亞太各國網民的用戶習慣報告,稱在整個亞太地區,中國網民最喜歡發佈負面評論,也只有中國網民發表負面評論的意願超過正面評論,約有62%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更願意分享負面評論。對於這一調查結果,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統計,有41.3%的中國網民明確“認同”。這就表明“壞消息綜合症”的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病症”。

  有人認為,“壞消息綜合症”首先源於人性的自私自利,其次和新聞本身的傳播特質有關。此種説法並不儘然。如果説傳播負面消息,是人性的自私自利,那麼請問,上述列舉的幾例──碘鹽、方丈和金庸謠言的傳播──能給傳播者帶來什麼實際的利益?相反,傳播者也許還有“擔心”(輻射)“遺憾”(方丈嫖娼)“惋惜”(大師離世)的豐富情愫,也未可知,怎能統統歸為自私自利呢?再者,消息來源多自媒體(包括紙媒),網友出於對媒體的信任,相信乃至傳播,也就再所難免了。

  還有網友認為,批評性言論更有價值。這倒有些道理。我們不是常説:“成績不説跑不了,問題不説不得了”。而現實的情形又是,許多負面的事情,比如腐敗,儘管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還不是越講越嚴重?如果再不講的話,那又該出現多麼糟糕的局面?同樣的理由,負面評論多,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網友維權意識的增強和公民意識的覺醒。

  然而也應看到,有些新聞──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本身就是假的,自覺不自覺地傳播這些新聞,客觀上肯定不好。比如前些年的“紙餡包子”和前不久的“陳賢妹被辭退”,都是以訛傳訛的虛假新聞。尤其是“紙餡包子”,本來就是新聞從業人員導演的醜劇。對其信以為真加以傳播,只能誤導輿論、敗壞風氣。

  因此,首先要從源頭上堅決禁止,不使虛假新聞流佈社會。媒體要在暴力、美女等等“看點”上抵制誘惑,不能迎合某些受眾的低級趣味。網友和讀者也要對某些新聞,特別是引力奇異的噱頭新聞,抱有警惕,免得上當受騙,浪費感情。當然,尤其不要患上“壞消息綜合症”,喜好傳播“壞(假)消息”,直至形成惡性循環:輕信──傳播──後悔──自責──再輕信──再傳播──再後悔──再自責……成了沒有思想的蠟人。另外,針對公共事務、突發事件,官方和專家的聲音一定要及時發佈;一旦有了正面的充分的信息,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熱詞:

  • 綜合症
  • 壞消息
  • 華商報
  • 看點
  • 紙餡包子
  • 消息來源
  • 網民
  • 金庸
  • 虛假新聞
  • 網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