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政府舉債應開“前門”關“後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預算法》第28條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但是,據媒體報道,截至2010年年底,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計107174.91億元。其中,鄉鎮政府負債總額在2200億元左右,鄉鎮平均負債400萬元。從償債年度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中,2012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有1.84萬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達到1.298萬億元,而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為2972億元。從資金缺口看,2012年後地方政府的資金缺口將逐步增大,即使考慮到借新還舊,2012年或將出現1.18萬億元資金缺口。所以,對地方債潛在的風險必須高度關注。

  應當説,地方政府要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適當的負債是不可避免的,但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高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7%,不但影響了基層政府的正常運轉,還埋下了巨大的社會危機隱患。如果地方債務風險爆發,許多項目難免會半途而廢,地方政府融資鏈條面臨斷裂,很多地方經濟發展也可能面臨停滯,甚至崩盤。所以,化解、防範地方債務風險需要多策並舉,把地方政府的負債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首先,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制度,確立適當的監測體系和風險控制標準,採取合理的措施和手段嚴防産生新的不合理債務,建立科學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確保落實償債資金來源,建立償債資金來源機制和償債準備金制度。

  其次,適調地方政績考核模式,減輕對於債務經濟的過度依賴。在現有政績考核模式下,GDP決定了官員的政績。如果債務能帶來政績和GDP,通過借債攫取政績和GDP就會成為官員“自然而然的選擇”。同時,因官員的升遷、調任並不與債務挂鉤,債務運行週期也無法與地方政府官員的任期匹配,地方債務很可能出現“滾雪球效應”。所以,中央和上級政府應適調地方政績考核模式,採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清除歷史遺留問題。對國債轉貸資金,屬公益性建設的,建議中央財政給予豁免;對逾期債務和不良債務給予適度的減免。

  第三,通過立法賦予地方政府債務發行權限。近年來,包括代發地方政府債以及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都是地方債務管理升級的重要舉措。但是,解決地方債務危機,破解地方財務困境,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預算法》、《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給予地方政府適度負債的法律通道,進而規範政府舉債。以上海、廣東、浙江、深圳四地自行發行地方債為例,發行的結果顯示這一方式受到市場的認可。應該説,地方自行發債打開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的“前門”,而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樣的“後門”也將越關越小。和開“後門”不一樣的是,打開“前門”意味著地方政府的負債不再是灰色的,而是透明的、受監督的。

  (來源:證券時報)

熱詞:

  • 前門
  • 後門
  • 地方債務
  • 預算法
  • 擔保法
  • GDP
  • 償債
  • 國內生産總值
  • 借新還舊
  • 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