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乳業收復失地要靠行業力量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8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期,由於消費者對國産乳製品的不信任,進口奶粉受追捧,多個專供中國市場的假“洋奶粉”也“應時而生”,不但品牌保障無從談起,還有以次充好之虞。在中國乳業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品讀這則“一葉知秋”的消息更讓人百味雜陳。

  2011年的黃曲黴素事件和乳業新國標大討論,將稍獲喘息的中國乳企再次置於風口浪尖之上。新的一年的到來,“喝上放心奶”成為普通百姓的願望之一,而中國乳製品重新贏得消費者信任,也是民眾對民族工業的普遍期許。只不過,這個願望恐怕不是短期所能實現的,也不是僅靠企業就能完成的任務。

  一個行業一旦遭遇信任危機,就容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全線潰散。當年,以添加三聚氰胺來“提升”奶製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做法長期存在,據報道,現在一種脫霉藥正在幫助液態奶在黃曲黴素檢驗中矇混過關。這些記者調查能得到的情況,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全然不知?區別在於應對方式──是日常細緻捕捉相關信息以防微杜漸,還是等到釀成大規模公共安全事件後再去補救?

  企業不是天然地想做道德模範。在國內乳業過往經歷的事件中,我們看見的是這樣的解決思路:公共安全事件出現,繼而才是主管部門或監管部門介入,最後是修改或完善相關行業標準。這個解決之道其實是很多公共政策形成的老路子。新的標準、新的方案、新的管理監督方式以回應公共事件的方式出現,帶有明顯的善後性質,而這肯定不是最佳的處理手段。只有對行業的日常動態進行及時把握,不斷在實踐中完善、修改既有標準和管理方法,投入大量精力完成健全行業秩序的基礎性工作,才能對企業進行有效約束,形成行業內的健康生態。2011年,面對專家公眾對“乳業新國標”的質疑,衛生部在答疑的同時表示,正對新國標進行評價跟蹤,並根據結果對標準進一步修訂,農業部也開始著手生乳分級標準的制定,這種工作思路或可看做是對以往管理方法的調整。

  在國內乳業遭遇的歷次風波中,並非沒有獨善其身的企業,但很明顯,單個或幾個企業並沒有讓消費者扭轉對國産奶的消極印象。這説明問題不在小氣候,而在大環境──有過硬的標準、縝密的監督、守土有責的意識和防患于未然的日常態度,才不至於讓中國消費者在“進口”、“國産”兩兩相權的境地裏徘徊。(劉文嘉)

熱詞:

  • 乳業
  • 國産
  • 新國標
  • 進口
  • 收復失地
  • 黃曲黴素
  • 監管部門
  • 品讀
  • 農業部
  • 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