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東繼續影響 美國衝擊不大(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2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中東和北非動蕩不止。這個集中了世界70%石油儲量和45%原油産量的地區,一絲風吹草動,便會引起全球原油價格漲跌。

  “石油與地緣政治已經成為互相影響的兩面。油價的漲跌又反過來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記者觀察到,突尼斯和埃及發生局勢動蕩後,2011年2月份即迅速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石油儲量居非洲之首的利比亞,2011年2月底爆發戰亂,石油生産全面停頓。據了解,該國以含硫量低的高質量輕原油,成為全球不可替代的輕質石油輸出國。受此影響,國際油價一度突破每桶125美元。2011年10月,伊朗局勢的緊張促使國際原油價格再度上揚,並呈現劇烈震蕩的格局。11月,美國聯合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對伊朗的金融和能源加以制裁,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從底部一路震蕩上行。

  不過,北京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鴻璽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石油地緣政治的改變,並不及布什時代。“西亞北非的地緣政治動蕩,相對來説並不嚴重。去年內原油價格總體上還是在每桶100美元以內。”他認為,“最主要的,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東地區暫時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他解釋,美國在布什時代已經對伊拉克開展軍事打擊,但在付出了一萬億美元及6000余條生命後,並未獲得預期收益。這將導致美國不會輕易發動下一場戰爭。

  知名軍事評論員宋曉軍同樣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美國曾想把伊拉克變成它在中東的重要盟國,以此來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和戰略要地的態勢,實際上美國並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因為美國原來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它整個的石油利益集團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伊拉克建立完整的“美國和中東地區進行石油合作”的模式,但是現在看來伊拉克政府並沒有完全答應美國的要求。“因此,目前美國也只是高調門地衝著中東地區喊話,不會再次讓自己得不償失。”楊鴻璽説。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還是認為,在2012年,中東地區仍會有連續不斷的小動蕩。

  那麼,誰會在2012年“舔食”原油紅利?“只有那些産油國。”林伯強認為,“不僅是那些中東地區補充石油産能的國家。事實上,因為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不斷動蕩,石油消費大國已經開始關注俄羅斯等非中東産油國。”

  據介紹,中東石油地緣政治的改變,使得美國轉向加拿大的石油資源。他指出,對中國這樣的石油消費大國來説,這並非福音。“地緣動蕩、運輸安全等問題關係到國家的能源安全,中國應該加緊拓展更多元化的石油來源渠道。”

  同樣,中國社科院在近日發佈的報告中稱,2012年將是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的一年。原油走勢取決於中東政治走向、歐債危機、美國經濟走勢以及新興經濟體發展前景,“其中,中東局勢變動對油價影響最大;若歐債危機蔓延至實體經濟,國際油價將進一步下探;預計美國因素對油價衝擊不大,而新興經濟體旺盛的原油需求將對國際原油形成需求面上的支撐”。

熱詞:

  • 中東地區
  • 國際金融報
  • 中東局勢
  • 美國因素
  • 中東和北非
  • 中東石油
  • 美國經濟
  • 原油需求
  • 原油價格
  • 石油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