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011年文化事件背後:公眾對人文精神“本能嚮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題:2011年文化事件背後:公眾對人文精神的“本能嚮往”

  作者 劉歡

  2011年發生的一些文化事件,折射出當代人的浮躁和功利。民營書店相繼關閉,失落的閱讀精神引發關注;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當代人的道德水平值得深思;故宮“多重門”的爭議,更激起網民關於文物價值和文化使命的大討論。縱觀這些事件背後,可以隱約看到失落的人文精神令人心憂。而對這些事件的種種討論和回應,更體現出公眾對人文精神近乎本能的嚮往和追求。

  民營書店相繼關閉——找回失落的閱讀精神

  晉代詩人陶淵明描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桃花源,那裏遠離塵世,鳥語花香。當代讀書人,則將民營書店當成自己的理想家園。從北京的風入松,到上海的季風書店,一家家民營書店的關閉,無一不引起文人的長嘆。電子雜誌《綠茶書情》主編、愛書人綠茶對中新網記者説,當代人閱讀精神的失落令人揪心。

  電影、電視、網絡,佔據著當代人的業餘時間。工作節奏的緊張,也給了常年不讀書的人一個理由。書店裏人頭攢動,卻大多捧著功利書在讀,教輔書、“快餐”書、成功學、厚黑學……讀人文書籍的人少之又少。當代人的不讀書,更顯讀書人的難能可貴。正因如此,文人對民營書店寄予了更多厚望,期待它能承擔起倡導社會閱讀的重任。

  有調查顯示,民營書店倒閉的趨勢還在加劇。學者止庵曾對中新網記者説,實體書店遲早會消失,只是時間問題。愛書人綠茶則表示,文人對書店的挽救不遺餘力。有多少書店倒閉,就有多少書店開張。民營書店之於文人,正如世外桃源。他們在書店裏,享受著一種深陷於讀書愉悅的過程,忘卻外界的一切煩惱。

  民營書店的未來如何?綠茶希望,能給讀書人留下這片讀書勝地,能有一座真正的書店成為城市的地標建築。他説,自己對民營書店的未來比較樂觀,正如對公眾的閱讀比較樂觀一樣。

  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拯救失落的道德觀念

  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2011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亂象叢生”都可能成為備選。在近日的一個文化論壇上,《藝術收藏》雜誌主編、藝術經紀人賈廷峰直言,現在的藝術品市場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

  藝術圈內的多名從業者、研究人員都曾表示,當今藝術品市場已形成高度成熟的制假(製造贗品)、造勢(宣傳炒作)、拍假(拍賣贗品)、假鑒(出具虛假鑒定書)、護假(為贗品辯護)完整鏈條。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賈廷峰坦言自己上當不少,甚至屢次被朋友騙。他提出了困惑自己許久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這麼喜歡撒謊?為了賺錢可以出賣自己的良心和道德。


  歡迎登錄《陽光連線》問政平臺(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熱詞:

  • 文化使命
  • 書店
  • 文化論壇
  • 人文精神
  • 藝術品市場
  • 快餐
  • 本能嚮往
  • 藝術收藏
  • 亂象
  • 陽光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