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如何解開“張去死”事件中的醫患死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1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2月27日下午,網友“汪剛強”在天涯、凱迪等知名網絡社區實名發帖稱,患者張強(化名)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醫時,與醫院收費人員發生口角。後者居然將患者的就診卡上姓名篡改為“張去死”。(12月29日《瀟湘晨報》)

  “張去死”一齣,輿論矛頭便直指醫患關係,所有怨氣大都撒向了當事人和所在醫院,以至於這成了一個無以解開的死結。張強夫婦放著院方許諾的萬元賠償不要,而只要個公開的或書面的道歉和象徵性的一元賠償,如此高姿態與院方的低姿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民意指向下,針對醫患的評判與指責,或許本身也是一種道德層面的暴力,並不助於事態的化解,並真正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如果跳出醫患這層關係,單純從個體來看,這事就不值得放大。如同兩人罵街,産生這樣的結果,至少不是“空穴來風”,自有其某種原因,唯一的區別在於,雙方的責任和過程大小不同而已。患者和收費員發生口角,收費員之後的過激行為,應當算是這種情緒的延續,僅是其個體行為的表達,若沒有職業人的身份,這種性質跟村頭潑婦罵街沒有什麼區別。

  每個人都有製造“張去死”的權利。既便套上職業特性,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將個體之錯放大成行業之弊。猶記得,汕頭某醫院女護士的博主在自己的微博中,對病人生死相當冷漠,一心只盼著下班,並稱病人開始吐血不關自己的事。殊不想,個體的抱怨成為對整個醫療行業的一種評判,使公眾對醫療機構産生了更大的偏見。結果,先入為主的偏見,因此得到了放大,使社會公眾對醫療機構保持高度的懷疑和警惕,成了醫患關係對立的導火索。

  事實上,醫患關係的維護,必須基於醫患雙方,甚至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社會對醫療機構和醫生缺乏信任,對他們的職業操守保持天然的懷疑,一提到醫生就會聯想到收紅包、吃回扣,一想到醫院,就跟大處方、亂檢查,亂收費沾邊,一發生醫療糾紛,首先想到的不是協商和談判,而是“大鬧特鬧”;而醫院和醫生,自身的苦處無以訴説,久而久之亦不予合作,醫生跟患者之間不能成為朋友,缺乏溝通,關係越弄越僵,以至無以調和。

  這種狀況,對醫患雙方以至整個社會都沒有好處,最終誰都可能成為受害者,醫療和社會管理的成本都會增加,無形中,整個社會都會陷入醫療行業的“公地悲劇”,每一個人在其間都顯得無能為力。

  從這一點來説,對於“張去死”事件,我們不妨跳出醫患看,或是我們最現實和理性的選擇。這不是“得饒人處且饒人”的中庸,而是基於事實,重建醫療信任的一種努力。若是某一方以過高的訴求,無窮透支信任;或者整個社會輿論,以過高的道德姿態,設置互信門檻,便成了另一種暴力──希望以此對醫療機構和醫生形成倒逼,卻不想可能導致強烈抵觸。要知道,醫療機構也就僅是一個組織,醫生也就僅是一個社會個體,離開整個大環境的要求與訴求,不過是烏托邦的寓言。(唐偉)

熱詞:

  • 醫患關係
  • 醫生
  • 張去死
  • 醫療機構
  • 構建和諧
  • 患者
  • 公地悲劇
  • 瀟湘晨報
  • 汪剛強
  • 發生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