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盤點2011年健康大事記:地溝油瘦肉精搶鹽等上榜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1日 0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河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蔡建華 朱海萍 劉坤 實習生胡蓓蓓

  閱讀提示:即將過去的2011年,健康領域很不平靜,搶眼的鏡頭一個接一個:搶鹽風潮、瘦肉精事件、金黃色葡萄球菌事件、勾兌老陳醋、味千骨湯門,等等,這些事件一次次考驗公眾的科學素養、社會的誠信、職能部門的公信力。

  鏡頭回放,依然引人注目。

  鏡頭1:舉國搶鹽

  時間:3月

  鏡頭回放:3月11日,日本海嘯危及福島核電站,核電站附近海域遭到核污染。中國公眾也深受海嘯影響,有人擔心海水遭受核污染進而污染了海鹽,還有人想通過多吃加碘鹽預防核輻射,於是出現搶鹽風潮。在我省,一袋1塊多錢的碘鹽在某些超市竟被炒到18塊。

  點評:搶購食鹽的人科學素養差。其實,核輻射污染不到中國的海鹽,多吃碘鹽也起不到防輻射的作用,若想起作用,一次須吃3公斤。正確方法是吃含碘很高的碘片,以此來阻止核輻射中的同位素碘。

  鏡頭2:瘦肉精

  時間:3月

  鏡頭回放:今年315,央視曝光雙匯集團濟源公司連續多年收購瘦肉精豬,尿檢等檢測程序形同虛設。瘦肉精在我國生豬養殖中是明令禁止的,雙匯瘦肉精事件一經爆出,舉國譁然,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求堅決查處、依法打擊。其實,在雙匯之前,2009年4月,南京雨潤的一個生産廠生産的午餐肉即被查出含有瘦肉精克倫特羅。雙匯瘦肉精事件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擔心雪上加霜:像雨潤、雙匯這樣的大品牌尚且如此,還有什麼肉是讓人放心的?

  點評:瘦肉精是激素類藥物,模倣動物體內固有的激素,調節生長代謝,然後被排泄出去。第一代瘦肉精克倫特羅因為代謝時間長達7天,有可能出現停喂瘦肉精時間與屠宰時間間隔不夠7天而造成事故,所以禁用。第二代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喂得更少,排泄更快,只需兩三天。所以,全世界有26個國家允許喂萊克多巴胺,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但是,國情不同,法律也不同,中國的法律嚴禁第一代和第二代瘦肉精,雙匯不能因此為自己解脫,也不能把責任推給養殖戶。而吃了雙匯肉的消費者也不必憂心忡忡,只要無症狀,就是沒受到毒害。吃進去的瘦肉精早已排泄掉了。

  鏡頭3:奶業標準

  時間:4月

  鏡頭回放:2011年4月,中國牛奶新國標正式頒布,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按照新國標,原料奶中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每毫升原料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炮轟:“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是世界乳業之恥!”王丁棉放言:“如今的牛奶,很少的蛋白質,那麼高的細菌,還不如喝白開水。消費者錢花了,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回報,還損害健康。”

  點評:專家言論如此激烈,消費者更是怨聲載道。其實,人們都忽略了“原料奶”這個名詞,這是指奶企收購的散戶飼養的牛奶的標準,不是加工過的市場上的牛奶的標準,加工過的奶製品仍然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降低原料奶的標準,也許更符合中國的以散養為主的奶業實際。

  鏡頭4:塑化劑(起雲劑)

  時間:4月

  鏡頭回放:今年4月,台灣有關部門檢查人員從一款“凈元益生菌”産品中檢出了“塑化劑”。經追查發現“塑化劑”為昱伸公司所供應的食品添加劑,而昱伸公司是台灣最大的塑化劑供應商。隨後,檢查人員把檢查範圍擴大,發現問題很嚴重,統一企業、白蘭氏、悅氏等知名廠商都使用昱伸公司的“塑化劑”。問題産品不僅涉及運動飲料、水果飲料、茶飲料,就連水果糖漿、乳酸菌咀嚼片也捲入其中。塑化劑普遍用於塑膠材料中,被認為是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是一種不得用於食品生産加工的物質。塑化劑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並促使女性性早熟,長期大量攝取會導致肝癌。

  點評:此次塑化劑事件,讓食品添加劑再次當了一回替罪羊。塑化劑和三聚氰胺一樣,不屬於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當前食品安全形勢嚴峻,並不是食品添加劑本身的問題,而是人為地非法添加非食品用材料或者超量、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

  鏡頭5:西瓜膨大劑

  時間:5月

  鏡頭回放:江蘇鎮江丹陽一戶瓜農種植的幾十畝西瓜莫名“爆炸”,專家調查發現,西瓜“爆炸”是瓜農使用西瓜膨大劑所致。7月5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相關負責人對我國個別地方出現的“膨大劑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應,稱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殘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會出現安全事故。

  點評:西瓜爆炸,讓植物激素在全國老百姓面前亮了相,更讓老百姓對食品安全增加了一層不信任。膨大劑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為正視聽,本報刊登了評論《植物激素解讀》,詳細科學地解讀了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農藥,但把它當做農藥來管理。農藥分為極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植物生長調節劑則都屬於低毒或微毒。農藥的殘留量一般限制在百萬分之一以下,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量一般都在億分之一以下。毒性很低,殘留很少,所以一般不檢測。植物生長調節劑之所以能夠調節植物生長,實質上是調節了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合成,從而調節産量和質量。與化肥相比,事半而功倍。所以,現代農業離不開植物生長調節劑。

  鏡頭6:勾兌豆漿

  時間:7月

  鏡頭回放:2011年7月12日,有網友發佈一條肯德基豆漿由豆漿粉調製而成的微博,短短兩周內這條微博被轉發了15556次,媒體隨後跟蹤報道。7月29日,肯德基北京分公司對此事做了回應,稱北京市大部分肯德基餐廳供應的純豆漿是由濃縮豆漿調配而成,全國其他地區的肯德基純豆漿由豆漿粉調製,肯德基未以“現磨現做”宣傳過此産品。8月3日,《新聞晨報》報道稱,永和豆漿也是用豆漿粉調製的。一時間,永和備受消費者指責。

  點評:用豆漿粉衝兌豆漿應該是餐飲行業不是秘密的秘密,不光是肯德基、永和,很多餐飲店都售賣這種用豆漿粉衝兌的豆漿,而很多商家謊稱為現磨豆漿。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係副教授范志紅撰文指出,如今的豆漿粉中大多含有某種化合物,像CMC添加劑或植脂末等,長期食用這類東西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危害。勾兌豆漿冒充現磨豆漿,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更傷害了餐飲業的商業信用。此事件的正面影響是可能推動豆漿食品標準的制定進程。

  鏡頭7:金黃色葡萄球菌

  時間:10月

  鏡頭回放:2011年10月,北京市工商局爆出,思念水餃被查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食品安全檢查中為不得檢出物質,隨後三全、海霸王的三款速凍食品在廣州也被驗出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症、膿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強弱主要取決於其産生的毒素和侵襲性酶。肉類食品加工運輸稍有不當就可能出現,但金黃色葡萄球菌在100℃蒸煮15分鐘是完全可以殺死的。

  點評:水餃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暴露了企業管理中的漏洞,經過媒體的關注,也成為全民科普的一次事件,公眾因此了解了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什麼,了解了自己在家儲藏肉類的正確方法。

  鏡頭8:勾兌老陳醋

  時間:8月

  事件:山西醋産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醋精本身不含營養成分,勾兌比例掌握不好的話,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國家目前雖有所謂配製食醋的標準,但尚無手段檢測出勾兌的是不是工業級冰醋酸,以及勾兌比例是否合乎標準。副會長趕快出面澄清:食品級冰醋酸勾兌食用醋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點評:用食用冰醋酸勾兌醋是國家允許的,老百姓關心的是冰醋酸的來源,如果冰醋酸是“食品級”的原料,那麼其勾兌出來的醋就沒有安全問題。如果是“工業級”的原料,那麼跟任何工業級原料用於食品中一樣,都有存在有毒有害雜質的可能。老陳醋事件説到底拷問的仍然是國家法規政策的普及以及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鏡頭9:骨湯門

  時間:8月

  鏡頭回放:一直以來,味千拉麵留給消費者的都是有營養的印象,但2011年8月,味千拉麵被爆出,號稱用豬骨熬製的味千拉麵湯底其實是用專門的湯粉、湯料調製出來的,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味千拉麵的官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一碗湯的容量是360毫升,含鈣量高達1600毫克。味千中國總部給媒體發送的一份蓋著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公章的《營養成分評價報告》中,確有“鈣含量為485毫克/100克,鈣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等字樣,但檢測樣品是“骨泥濃縮湯料”,而不是消費者喝到的稀釋後的麵湯。按一公斤濃縮汁可以“還原”100碗湯換算,一碗湯內的鈣含量應該只有48.5毫克,而並非味千官網上顯示的1600毫克,兩者相差巨大。

  點評:一碗麵,不過是一碗麵而已,無法承受那麼多的營養重擔。普通人不懂營養學,總期待吃碗麵喝點所謂“骨湯”,便能補鈣強身健身,商家迎合這一思想,趁機推出骨湯拉麵,這是一種商業欺詐,但同時反映了公眾科學素養的低下。

  鏡頭10:丙肝事件

  時間:11月

  鏡頭回放:從11月17日開始,河南、安徽連續發生丙肝人群聚集性感染,先後共有百餘人感染丙肝。經調查,此次感染中發現的丙肝患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馬橋鎮一個體診所接受過靜脈推注治療,初步推測丙肝感染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此外,有患者稱,衛生室裏的村醫在給患者注射時“從不更換針頭”。河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奔赴永城對丙肝事件進行調查,在這個個體診所,並沒有發現不潔針具。對於這個結論,民眾並不認同,認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保護”衛生室,掩蓋監管不嚴的事實!

  點評:丙肝的感染途徑有很多種,感染了丙肝的人都在同一個衛生室治療過,該衛生室難脫干系。但是,“從來不換針頭”之説,並不能從醫學上得到認同。一位從事多年護理工作的人士説:“針頭在很鋒利的狀態下,才能穿透皮膚,進入血管,重復使用幾次,就鈍得不行了。注射時從來不換針頭,根本不可能。”公眾之所以不相信衛生室使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是對衛生行政部門的不信任,是對醫務工作者的不信任。

熱詞:

  • 地溝油
  • 瘦肉精
  • 鏡頭
  • 偽膜性腸炎
  • 醫療事故鑒定
  • 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