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江西省——明確目標 把握政策 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中國新聞來源:國家發改委 2016年09月28日 16:1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編者按: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工程”,也是“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指導和推動下,各地迎難而上,勇於創新,紮實開展了大量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現良好開局。8月22日至23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貴州召開,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汪洋副總理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會上,貴州、湖北、江西、廣西、甘肅五省區負責同志作典型發言,介紹了各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推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典型材料”,敬請關注。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

  典型材料之三

明確目標 把握政策

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江西省從2003年開始,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專項扶貧的重要手段,先後從深山區、地質災害多發區搬遷貧困人口80多萬人,為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發揮了積極作用。去年以來,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我省按照“部門配合、政策組合、資金整合、資源聚合、功能綜合”工作思路,堅持“梯度型”安置、“兜底式”保障、“精細化”推進、“接續式”幫扶,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今年計劃搬遷9.6萬人,其中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萬人、同步搬遷人口5.4萬人,涉及52個縣(市、區),規劃建設安置項目709個。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518個,開工率為73%;已建成安置項目點31個,搬遷安置9200人;年度項目總投資72億元,已完成投資17億元,預計年內可完成全年任務。

  一是“梯度型”安置。集中安置點的選擇,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一大難點。我省制定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了易地扶貧搬遷目標任務38.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7.4萬人、同步搬遷人口21.1萬人,並明確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人均補助2萬元、同步搬遷人均補助8千元。為解決搬遷安置任務重與搬遷補助偏低的矛盾,我們在認真總結多年來扶貧搬遷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因地制宜規劃、尊重群眾意願、靈活選擇地點、實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重點將縣城、園區、中心鎮和中心村作為移民集中安置點規劃選址,形成縣、鄉、村“三級梯度”搬遷安置模式。根據搬遷戶意願和選擇,對貧困群眾中有勞動能力的,安置到縣城或園區;對條件稍差或要求留在鄉鎮的,安置到鄉鎮;對沒有離鄉意願和自身條件差的,在中心村安置。今年,我們計劃在縣城或園區安置2.2萬人,集鎮安置2.53萬人,中心村安置4.77萬人。

  二是“兜底式”保障。我省嚴格落實中央要求,堅決守住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25平米、不能舉債建房“兩條底線”,按照“經濟實用、簡潔大方、經典耐看、確保基本、預留空間”的要求,設計多種戶型供搬遷戶選擇。對分戶建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以一層為主,預留續建空間。對同步搬遷的農戶,根據地方財力和移民自籌能力,自行確定住房面積標準。對無經濟能力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統籌安排,兜底保障,在鄉、村建設安置住房,實施交鑰匙工程;對搬遷的五保對象,符合入院供養規定的,全部納入敬老院集中供養安置。同時,將搬遷安置小區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範圍,統籌安排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落實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讓搬遷貧困群眾當上“城裏人”、住上“安居房”、走上“致富路”。

  三是“精細化”推進。省政府和相關市縣都成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小組,嚴格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實施主體、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採取現場會推動、示範點帶動、督查暗訪促動、問責追責觸動,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格局。強化項目精細化管理,建立了縣級搬遷安置對象臺賬,制定方案,落實項目,確保搬遷與安置對象、項目與資金“雙落實”。認真執行自查、自驗、初驗、終驗“四級”驗收,建立起“縣負總責、鄉抓落實、移民到村、責任到戶、搬遷到人”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運行機制。通過建立省級投融資平臺,統一承接政策性銀行信貸資金,資金嚴格監管,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封閉運行,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四是“接續式”幫扶貧困群眾能否搬得出、穩得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級政府的後續幫扶是否到位。為此,我省在規劃建設搬遷移民安置點的同時,把後續産業和就業扶持作為重要內容,同步謀劃、同步推進。省政府出臺了《産業精準扶貧實施意見》、《江西省統籌整合財政涉農扶貧資金實施方案》、《江西省金融扶貧工作規劃》等政策,通過就業培訓、産業幫扶和金融助力,為搬遷群眾就業、創業提供保障服務。採取工業園就業培訓及“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篩選培育一批有脫貧能力、有社會責任的市場主體參與結對幫扶;對具有一定自主發展能力的貧困戶,以村組為單位組建專業合作社,政府在項目資金、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無力自主經營的貧困戶,以土地資源租賃或入股的形式,統一流轉給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或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貧困戶直接收租或參與分紅;農村電子商務孵化工程、金藍領就業創業培訓工程、企業對接就業促進工程以及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就業崗位,優先保證搬遷群眾就業。同時,依託各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傳統手工業,積極推進光伏發電、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業等新型業態,讓貧困戶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加快脫貧進程。(江西省人民政府)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