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馬克思誕生於200年前,他所生活的時代影像記錄手段並不發達,稀有的素材成為今天我們了解那段歷史的唯一途徑。如何填補視覺表達空缺,是紀錄片《不朽的馬克思》視覺導演趙衍雷需要解決的問題。
趙衍雷表示,影片真實歷史氣氛的營造是能否講好故事的關鍵,大量一手歷史文獻、繪畫、照片和文物就是營造真實氣氛的基礎保障。而新技術的應用拓展了視覺創作的空間,全新4K製作設備是創作的強力支撐,“我們運用了目前國際主流影視、游戲公司使用的虛擬引擎和三維渲染器,保證了高標準的畫面製作質量,可以説《不朽的馬克思》這部紀錄片視覺製作標準是國際化的。”
在最終呈現的上下兩集共100分鐘的紀錄片中,利用三維動畫視覺呈現的篇幅是33至34分鐘,佔了全片三分之一的比重。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三維手段還原的馬克思書房。攝製組於2017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和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中,拍攝記錄了馬克思生前用過的很多生活物品,其中還有一張珍貴的馬克思晚年書房的復原照片。趙衍雷説,他們以真實資料為基礎,還比對了很多國內外藝術家油畫作品中所展現的馬克思書房場景,綜合提煉,運用三維手段進行了馬克思書房的復原製作,一個馬克思時代的書房就這樣誕生了。此後,把攝製組拍到的各種珍貴素材根據故事需要進行組合製作,置入到復原的書房中,這樣就有了真實的情景代入感。
此外,《不朽的馬克思》中視覺呈現還有幾大亮點,包括攝製組在6個國家循着馬克思的足跡,實景拍攝了很多他曾經到過的地方、使用過物品;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和今天,國家集中組織開展的3次以紀念馬克思為主題的繪畫創作活動中的作品,以及國外一些知名藝術家的創作,基本覆蓋了馬克思一生的重要的歷史節點,所以對藝術作品的再創作,也成為本片的一種重要視覺再現形式;片中對於文獻的要求近乎苛刻,力求全部都用一手原件,真跡和手稿非常多,甚至《共産黨宣言》在全世界唯一留下來的最後一頁手稿也在荷蘭找到並拍攝了。
趙衍雷還談到了《不朽的馬克思》大片頭創作,1分30秒的一個長鏡頭中呈現了一幅馬克思的巨幅畫像,目光炯炯有神,震撼人心,很多觀眾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趙衍雷介紹,為了確定用哪一個馬克思的形象其實頗費了一番周折。“人物題材紀錄片,我們需要在片頭把這個人物的形象突出出來。馬克思是什麼樣的?我印象中在學生時代,學校樓道裏就有一張馬克思肖像畫,在我們80後心中,馬克思就是長那個樣子。後來我們在網絡上查資料又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天安門廣場上還出現過馬克思的一個畫像,而我通過圖片比對發現這個畫像其實與我腦海中學校樓道中的是同一個。那麼,我覺得這就找到了一個老年人、中年人乃至青少年都比較有認同感的形象,這就是中國觀眾最熟悉、最有情感帶入的馬克思。”
趙衍雷説,這張畫像是基於馬克思的一張照片而創作,目前收藏在荷蘭。他通過老照片看到曾出現在天安門的畫像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而天安門的那幅畫像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找不到了。所以他們找一位畫家按照當年的尺寸一比一進行了復原。“畫框高6.8米、寬5.5米,畫布高5.2米,寬3.5米,巨大的尺幅給人以視覺衝擊力,創作者必須用升降機不斷地升降才能進行繪製。這幅畫畫了兩個月,前後較大修改過4次,直到4月7日拍攝前還在進行細節調整,我們利用清明節假期在北京展覽館5號館進行了實景拍攝,幸運地趕上了北京近一個月內天氣最好的一天,才得到了近乎完善的光線。很多細節都非常不容易。不過能讓觀眾看到最佳的效果,實現創意設計初衷,一切都值了。”
本報記者 王晶 R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