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人物歷史自然科技文化軍事文化經濟專題

“鄉村振興”成兩會熱詞 看文山如何譜寫“三農”新篇章

首頁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15日 14: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導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如何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最強音,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議話題。對於集“邊疆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山區、原戰區”為一體的文山,如何舉全州之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破解“三農”發展難題,實現各民族共同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顯得更加迫切,也充滿挑戰。

文山州中越邊境的麻栗坡縣茨竹壩圖/吳元春

文山州中越邊境的麻栗坡縣茨竹壩圖/吳元春

  雖然底子薄、起步晚,但文山也有很多後發優勢。據文山州副州長李春林介紹,作為雲南省“東大門”,文山具有“承接東西、貫通南北、通邊達海”的獨特區位優勢,是雲南對內對外開放的前沿和紐帶;同時資源獨特豐富,多種礦産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還是中國著名的“三七之鄉”,辣椒、烤煙、淡水漁業等農産品帶來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廣闊前景;多彩民族文化更帶來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擁有罕見“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的普者黑,以及廣南壩美、英雄老山、富寧馱娘江、文山老君山等景區都是旅遊産業發展的天然優勢。

文山州硯山縣可愛的苗族小姑娘

文山州硯山縣可愛的苗族小姑娘

  2017年以來,文山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紮實推進精準扶貧、打響項目建設和産業培育攻堅戰,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民生持續改善,也帶來了民族團結和諧穩定。李春林表示,隨著文山州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立體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特別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雲南“輻射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石漠化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等政策疊加,文山州已迎來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

  硯山縣大稼依社區聯興蔬菜種植合作社,以産業化種植助力精準脫貧。“以前這裡條件很艱苦,村民的收入非常低”,稼依鎮社區書記劉仙説,自2013年合作社成立以來,農民人均收入迅速提升,“目前我們有來自壯、彝等5個民族的社員1260多戶,每年人均收益‘工資+股金’3萬多元,收入是傳統農戶自産自銷的6倍以上。”

  在家門口就能賺錢,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都回來了,年輕學子們也紛紛返鄉就業,為家鄉貢獻青春力量。“我希望和合作社共同努力,為當地村民、周邊的鄉親做更多事情。”社區黨支部書記、28歲的楊朵説。

  硯山縣工業園區以承接企業轉移帶動經濟發展、兼顧職業教育、促進返鄉就業。近年來,文山州把硯山工業園區作為全州承接産業轉移的重點園區進行打造,實施“標準化廠房、公租住房、物流園區、培訓基地、服務設施”的“五個配套”建設,為吸引更多客商、企業、務工人員到園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平臺。

  談起從沿海回到家鄉工作的經歷,硯山永盛傑科技公司員工陸光麗和工友表達了同樣的想法,“我家在硯山城郊的壯族村,以前出去打工離家遠,現在每天我都可以回家陪女兒寫作業、照顧家裏老人,收入也跟在沿海打工差不多。”和她一樣,很多農民工隨著硯山工業園區蓬勃的發展,選擇回到家鄉。據硯山縣委副書記吳桂有介紹,截至2017年底,整個園區入園企業達60戶,從業人員近7000人,“大部分都是本地員工,這樣就解決了農民工就近就業問題,離開了土地,不離開家鄉。”

  馬關縣都龍鎮的雲南華聯鋅銦公司,在偏遠的邊疆小鎮建立可集採礦、選礦、冶煉為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廠區,以打造國際級礦業企業帶動礦區新農村建設、幫扶當地農民就業。

  目前都龍鋅錫銦多金屬礦床已探明稀貴金屬銦儲量6417噸,約佔全球銦儲量的40%,位居全球第一;錫儲量31萬噸,位居全國第三;鋅儲量413萬噸,位居雲南省第三。公司黨委書記牛輝介紹,2017年人均創利達45萬元左右,解決失地農民就業1000多人,併為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們安排崗前培訓;同時,派專人長期駐紮大寨村委會開展扶貧工作,截止2017年底已有97戶脫貧。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我們堅持‘資源開採精細化、廢物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的生産原則”,牛輝説,“堅持把綠色還給礦區的每一寸土地。”

  硯山縣維摩彝族鄉黑魚洞村,以美麗鄉村建設構建生態宜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保護民族文化,建設宜居宜遊美麗村莊。在黑魚洞村,無論走到哪都能聽到弦子的美妙樂聲。“我18歲學會了彈弦子,現在村裏50多人會彈弦子,其中有20多人是我的徒弟”,弦子傳承人張聰海驕傲地説道。

  黑魚洞村是一個純彝族村寨,全村共244戶人家。硯山縣副縣長李明告訴記者,在保持彝族民居建築特色的同時,充分結合村寨特點,對村內民居進行“穿衣戴帽”,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也注意保護好彝族特色文化,打造彝族風情與自然風光美美與共的和諧村寨,“現在黑魚洞村是我們硯山縣的縣級文明村、民族團結示範村,不僅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更加昂揚向上。”

  麻栗坡縣天保鎮老寨村,一幢幢黃墻灰瓦兩層小樓乾淨敞亮,太陽能路燈整齊有序,村民房前屋後栽著果樹,活動廣場上綠樹蔥鬱,令人心曠神怡。

  這個寧靜祥和的村寨共有24戶98人,建檔立卡戶8戶。據麻栗坡縣委常委、副縣長陳仕龍介紹,縣委縣政府對老寨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進行深度挖掘,明確定位“紅色旅遊新村”,利用自然生態環境及紅色文化,建設美麗宜居村寨,“通過産業項目建設,實現農戶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昔日硝煙戰場,如今的脫貧主戰場,自2015年雲南實施“沿邊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像老寨村這樣的沿邊村寨迅速建設發展起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小坪寨村洋溢著濃厚的瑤族特色傳統文化,因為距老山主峰最近而被稱為“老山第一村”。由於這裡是戰區遺址,這裡也形成了獨特的戰地軍營民族文化,每逢“三月三”、“盤王節”等傳統節日,村民們都會與當地駐軍一起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村民們會身穿盛裝,跳梆鼓舞,共慶美好佳節。

  “過去我們住的都是破土房、茅草房。現在政策好了,幫我們蓋起了漂亮的房子,道路不僅寬敞平坦,路兩邊還有太陽能路燈”,小坪寨村村長盤雲華説,“通過特色産業培育,我們村人均收入從原來幾百元到現在的3000多元,村民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如今的小坪寨村,依託老山現代戰爭遺址、老山梯田等旅遊資源,積極推動以沿邊地區民風民俗為內容的民族風情遊和紅色旅遊建設,正在引領鄉親們走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馬關縣金廠鎮羅家坪村,坐落于中越邊境羅家坪大山腳下,共有村民103戶451人,均為苗族。提到自己的家鄉金廠鎮,年輕的鎮長熊發兵充滿感情,“金廠鎮是馬關縣最小的鄉鎮,卻有著長達38公里的邊境線,羅家坪村距邊境線僅1公里,是名副其實的‘國門村’”。

  “以大山為家,以艱苦為榮”的邊防部隊官兵營房舊址就在羅家坪大山主峰,舊營房前的松樹依舊挺拔,石砌墻面上幾個大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時刻提醒著人們祖國衛士可敬,和平彌足珍貴。

  據熊發兵介紹,近年來,金廠鎮充分挖掘羅家坪村苗族文化、戰地文化、生態文化的優勢,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興邊富民等政策機遇,展開民族文化旅遊村項目規劃,通過道路建設、排污、環衛綠化、建築風貌改造、文體休閒項目建設、生態小耳朵豬養殖場建設等工程,努力把羅家坪村建設成為集“戰地文化體驗、紅色文化旅遊、生態休閒觀光、苗族文化展示”為一體的旅遊型美麗鄉村。

  “有一位村民是烈士家屬,他見到我説‘鎮長你來啦,你們來了之後啊,你看我現在一年能收入2萬多塊錢,我覺得生活已經很好了’,他拉著我的手這樣説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履行了應該盡的職責,但是他的感謝,讓我覺得很欣慰。”

  文山各地充分規劃、因地制宜、脫貧攻堅的實踐過程,是雲南省這個多民族大家庭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與“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為文山州持續推動跨越發展、維護邊疆和諧安寧的目標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2018年是文山州成立60週年,也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年。今年3月,文山州在繼續推進“十百千萬工程”示範創建、“一村一品”規劃等項目基礎上,又聯合電商開啟了“一村一店”鄉村振興項目,助力偏遠地區中小農戶農産品上行,深度挖掘地方土特産,讓電商真正成為助力中小農經濟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幫助當地村民增收脫貧。

  “人勤春來早,處處新氣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文山州正通過大力實施特色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旅遊建設、就業扶持、教育扶貧、醫療救助等措施“組合拳”,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取得脫貧攻堅工作階段性成效,也讓這個歷史久遠、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記者金弋琳)

相關閱讀 鄉村振興 |
我要糾錯編輯:王燕 責任編輯:
  • 歷史
  • 科技
  • 人物
  • 經濟
  • 軍事
  • 自然
  • 文化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Android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玄武門之變
這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政變,玄武門前,刀光劍影,短兵相接,秦王李世民從這..詳細 >
《雲遊美麗中國》
“雲遊美麗中國”是CCTV.com打造的“雲旅遊”首檔欄目,旨在幫助各..詳細 >
經典人文地理
《經典人文地理》是一個展現古老傳統,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電視欄目。它主..詳細 >
李清照
李清照,一位將婉約詞風推向極致的傑出作家,一位人生經歷千回百轉、跌宕起..詳細 >
熱點專題更多
860010-11190617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