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講述了一隻雌性黑尾鷗在發情、交配、孵蛋、幼鳥成長的過程中,遭受失去配偶和幼鳥,最後自己也被遊隼襲擊死亡的故事。透過這一悲情故事,不僅表現了黑尾鷗的生理特性和生死問題,同時也表現鳥、島、生態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作者以期通過這一關係喚起全社會保護鳥類,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自覺。
2003年——2010年作者多次走進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老宅進行了跟蹤採訪。七年的跟蹤採訪不僅紀錄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更紀錄了七戶人家的生存現狀和生活精神,透過他們呈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中去承受,在承受中學會改變的真切現實。
本片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為背景,以吳佳芳背亡妻和再婚為話題,在2009年的初春,創作者採訪了幾百位年輕人和老年人。從受訪者的不同回答中,可以清晰地呈現出中國百姓如何看待災難,如何面對不幸,如何理解幸福,如何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實心態。
本片以“這是我的家嗎?”為表述核心,通過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為故事的脈絡,提出人到老了,家究竟在哪的問題,這一問題不僅是當今中國家庭面臨的嚴峻現實問題,而且還關係到人的生命質量和社會穩定與和諧。
尊重人類生存,尊重動物生存,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本片創作的出發點。本片以農夫和斑嘴鴨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作為表現和敘述的主線。將農夫和野鴨之間矛盾和衝突的情節和細節,加以真實呈現和真實放大。其目的,不僅要呈現斑嘴鴨生存的境遇和農夫勞作的艱辛,更要提出農夫與斑嘴鴨能否在一地共生、共存的現實思考。
中國遼東半島,海洋村。這裡有一萬八千畝的海灘盛産蜆貝。每天潮水退下去的時候,有幾千人走向遙遠的灘塗採蜆貝,來回需要走行十八里海路。本片紀錄了這一浩大的場面和他們勞作的過程,反映了現今中國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和生存態度。
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每年有眾多的農民工帶著各自生活理想從農村走進城市,從事著各類建築工作。本片透過建築工地紀錄下農民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狀態和生活的理想,揭示出農民工積極的生命品質,反映了現今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
現任大連廣播電視臺對外傳播交流中心主任,國家一級攝像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紀錄片工作委員會理事;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大連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數字電影學院藝委會藝術顧問。 曾經擔任第九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終評評委、第九屆(2004)亞洲電視節終評評委、第十屆(2005)亞洲電視節終評評委、2004中國廣播電視節目大獎終評評委、第八屆(2005)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終評評委、第九屆(2007)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委,第十屆(2009)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委。 自1985年進入大連電視臺,先後從事電視廣告、電視劇、電視專題片、紀錄片等創作工作,共創作影視作品幾十部,主要代表作有《海路十八里》、《工地》、《農夫和野鴨》《黑尾鷗之生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