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人與海之印象——電視紀錄片《海路十八里》創作談

李汝建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央視網 2012年02月10日 15: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我們在生活中對一事物的認識往往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假設把眼前的一扇窗戶當作認識事物的特定視窗,透過其視窗所看到景物的多少,是與我們離視窗的遠近有關係的。由於我們的視野受到視窗的一定局限,所以距離遠看到的景物就少,距離近看到的景物就多,距離的遠與近決定著創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感知程度。從紀錄片創作角度講,距離,特指創作者對客觀事物心裏的感知程度。其實,我們是想借助距離概念的遠、中、近來説明創作方式可分為第一視點、第二視點、第三視點(如圖1所示)。三個視點之間不僅僅存在距離的差異和心理的差異,在思維方式上也是不盡相同的。第一視點的思維方式是點式的,第二視點的思維方式是線式的,第三視點的思維方式是面式的。由於三個視點之間的差異,使得所紀錄客觀事物的層面也有所不同。第一視點呈現的是對印象直觀的認識,第二視點呈現的是對事物過程的認識,第三視點呈現的是對人的細節、情節、心裏、命運的特殊認識。這三種創作方式沒有好壞之分,高下之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選擇。可以這樣説,三者之間即可單獨存在,又可相互結合,即可選其一,也可選其二,又可選其三。不論選擇哪種方式都可以呈現出創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反映出創作者內心的願望,即:想看到什麼,想説什麼。《海路十八里》採取的是第一視點和第二視點相結合方式來創作的。它基本依從了我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距離感和心理感,刻求的是印象紀錄。



    (圖1)

 

紀錄片的表述形態較為注重第三視點的創作方式,往往以個體人物一波三折的命運作為主要的紀錄載體,從而揭示社會進程的某一個側面或某一個層面。而《海路十八里》的表述形態恰恰是將一個點的群體瞬間印象作為主要表述形態。前者注重生活一個面的故事表述,後者注重生活一個點的印象表述(如圖2所示)。世界許多著名的紀錄片大師在印象表述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探求,為社會提供了有意義有價值的歷史瞬間,令我們感到十分的敬佩。如紀錄片大師伊文斯的《風》、《雨》、《橋》和高爾瑞•雷吉奧的《失去平衡的生活》、《機械生活》、《戰爭生活》等,都屬於印象表述的范籌。

 

3、《海路十八里》印象的由來:其一,海灘原本沒有路,由於生活在海灘邊上的人們200年來一直以採挖蜆貝為生,他們退潮而入,漲潮而出,時間一長便在海灘上踩出了一條路,當地的人們稱它為墚道。其二,隨著蜆貝市場需求的增大,海灘養殖蜆貝的面積不斷擴大,採挖蜆貝人數的不斷增加,採挖蜆貝的路途也越來越來長,海路已延至來回需走十八里。其三,這條路是他們走進海灘唯一的一條路,承載著他們的艱辛和希望。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