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信函交流:《我們的生活》有新説

李汝建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央視網 2012年02月10日 15: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年,大連電視臺攝製了28集紀錄片《我們的生活》。節目製作完成後,作者先後寄給了幾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徵求意見。近日陸續收到專家學者從網絡上發來的信函,作者李汝建與其進行了交流。


《南方電視學刊》總編助理郭際生

《我們的生活》觀後感之一

時間: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下午14:17

老李,你們的年度大作《我們的生活》,看完了。依然是很鮮明的李氏風格。用很簡樸但不失美感的手法,給出了生活氣息很濃郁的社會和人生的記錄。因為是大系列性的做法,又是涉及了許多行業和領域,所以可以有大篇幅地讓鏡頭和畫面駐于一地一處一景,便有了幾乎是零距離的生活實景實情,鏡頭下,是這個城市的真實的風貌和百姓的生活記錄,跟那種溢美性的宣傳片大不一樣,也就留住了這個城市的歷史,紀錄片人也積了真正的大功德!

印象和感覺很深的有:天很冷人很忙(勞動人民的純樸和喜怒哀樂。人在極端環境中,自然講的都是大真話,哪怕有點出格,俱是真情實感),又見紅星(鏡頭好),農民不種地擺弄蝴蝶蘭(現代農業的規模,農民土地入股,人的觀念改變,讓我耳目一新!),船廠農民工(大氣勢,産業工人的巨流,很是震撼!讓人想到你那兩部《工地》和《海路》,比之更有氣勢,各工段開會,非常好!更願多聽聽場面實錄。而不是逐一的訪問。時尚現象(時代不同,生活觀念不同,對比之下引發的時代思考和生活內容。很潮,很有代表性),小狗也要修指甲,也是這種感受。婚姻登記、産房像是家(時代變遷,觀念更新,人性化服務),是醫生也是親人,快樂的老人(溫馨暖流,令人感動)。另外幾個名人的訪談也有衝擊力,戚秀玉、楊道立、高滿堂、鄧剛,聽他們談創業、談開拓、談執著、談堅忍,很受教益,不是虛誇,全是真材實料,真情流露,他們的經歷和奮鬥,合著他們的人格一起,讓人受用。

感到大連人挺溫和,我可能是聽到那些帶有山東味的大連話所引發(開始讓我很吃一驚,怎麼大連話不似如老李般東北話?)。片子中的人們都是那麼善解人意,有愛心,有耐心,有追求,有品性。

片子在攝製上的特色,我覺得的有:

一是你們採用了一種記者直接入畫採訪,這樣免去了解説(僅在頭尾以字幕發點感慨),不但省了很多功夫,好編,而且獲得了不掉價的真實。

二是感到你們用一個很高妙也很簡潔的辦法,使片子在構圖美感上、在信息完整性上皆雙雙立效,即雙機拍攝。一個主機盯緊主體,一個副機,靈動遊移。

三是讓編導以自己的感受和經歷作引子,給人以融入之感。尤其是當個人以曾經經歷過的生活來看今天的改變時,老李講到自己的上大學、住房、兒子高考等等,過去時與片子中的現在時,合在一起,這種信息的複合性,産生了諧振。張申説到自己從小學到初中,只穿過三雙鞋子……更是令人動容。

四是全片都是以非故事、非人物片的成片法(這樣很聰明,不用太耗時,只用若干次拍攝,就記錄下來一種生活情狀),屬於那種群像掃描,但信息比較完整,訪問裏有真情真義,看似隨意實有意,內中也有不少特色人物和好故事。
 
有些不解請指教:

一是每集都有一個編導並出了頭像,但基本上每集的出鏡訪問人都是老李本人,結果這個當集編導,在外人感覺上,變成了徒有其名(好像只有三個人對位,李、張、王,張和王只是有些集裏對位)。因為把“我”擺進去,是一種很有説服力和打動力的高招兒,可惜現在這招多流於表面了。
二是最明顯的一個“略有遺憾”是,老李太愛問什麼心情、感受、感覺、想法……,這種採訪法提問法訪問法,過於籠統了,尤其是第一問就出來這句,常常會讓受訪對象不知所答的。但好在大連人真是很純樸,如果在北京或老廣這邊,是會遭到反問或千篇一律回答的。記得敬一丹説過一句話,意思是一定要讓自己注意,決不作你有什麼心情、感想之類的訪問問話。

三是太過於執著問,有時現場很有氣氛,記錄本身就很生活了,現場音效也很好的效果,這時可以多做現場記錄,少問一些。再就是問的方式、角度宜多變化一些。有些時候更應有些合適的切入,更有些深度。

四是作為記者的介入式訪問,作者的形象有點高了,如果更平和一些,有些隨著場面而自然流露的隨喜隨樂、同喜同樂更好。之方面日本記者的那種情動方式是可以作些參照的。現在片子裏總覺得有點板了、扳了。沒有更有點體溫性的融入。

五是在高考前夕一集裏,那種“審問式”的採訪,看得不舒服,即架好機位,一個一個學生或老師入畫受採,有點居高臨下之感,有點不夠生活之感。張以慶的《幼兒園》裏,我就不是很認同或欣賞他那種中間插入一個個小孩子的提問形式。

六是各集的片名,有些很棒,有些顯得一般,究其因,我覺得凡用一點描述性語言的,就精彩,比如:天很冷人很忙、小狗也要修指甲、産房像是家、是醫生也是親人等。因為如果是一部很厚重或凝重的紀錄片,片名可少出虛詞,如高考前夕、住房問題(字幕和説話不咬合)時尚現象等,但現在不是那一種思路,不妨讓題目活泛些。
 
總之我是看得饒有興味的,全部看下來,興味不減。感到,擺脫的意識形態,精彩自然出來。現在時下那些個政論大片,空得很,基本沒有感染力,也大多不見理論含量。相形之下,我更願看你們的這些樸素“小片”。非常感謝!

    郭際生2009/1/9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