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人物小檔案:
李汝建,國家一級攝像師,大連電視臺紀錄片創作室主任,生於1958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工藝係。
業內,流傳著“南有張以慶,北有李汝建”之説,二人分別是中國紀錄片南北的領軍人物;大連的名片——足球現在一年不如一年,但大連電視臺的“兩張名片”卻是越來越響,一是高滿堂,一是李汝建。
李汝建執著于他的紀錄片,事業做得風生水起聲名遠播:《海路十八里》《工地》《老宅2003》《農夫與野鴨》《我們的生活》《情事》等紀錄片多次獲得國際國內獎項。
李汝建近年拍攝紀錄片的主攻題材,是向人性發問。這個選擇,令人起敬。因為,鑽進人性裏,拿捏不好的話,吃力不討好,引火燒身,弄得心似黃連走火入魔皆有可能。
李汝建顯然拿捏得很到位,拍攝社會、民生、人性類題材,不是簡單地要批評問責誰,而是展示他獨特的發現力,表達他自己的態度、價值,一種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的態度。所以,他沒把紀錄片當個活兒,而是當做生活中的大樂趣,全力投入,智慧也在快樂中迸發。到了知天命之年,他注重事情簡單化,只專注做一件事——追問人性的紀錄片拍攝。
心有多大 舞臺就有多大
對紀錄片,我們很熟悉,經常看;也很陌生,不知道拍攝者有怎樣的心路。
李汝建認為,紀錄片是作者表達對生活對社會的態度和審美意識,是紀錄正在發生的歷史,紀錄作者眼中的真實。
進入紀錄片業內初期,李汝建鑽研大師的作品,試圖破譯震撼人心作品的取勝路徑。兜兜轉轉向內看,找不著密碼。後來向外看,柳暗花明,發現在於你怎樣看世界,而不是看名家,跟著人家屁股模倣。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李汝建非常欣賞這句廣告詞,當他從獵奇、獨家、一鳴驚人的區域裏走出來以後,紀錄片的天地突然洞開,題材、獲獎、震撼等等求之不得的榮譽、成就感通通不請自到。
老是説過年話,肯定與震撼無緣。李汝建最投入的題材是,關注社會、關注生存等人性話題。他不做法官,也不簡單粗暴地告訴人正確或錯誤,而是讓事物多角度多側面地呈現出來,不是單一的非黑即白一元哲學,結論留給觀眾自己斟酌。
比如,汶川地震“背妻男”吳加芳感動過整個中國,沒多久又結婚離婚,令人目瞪口呆。地震一週年之際,李汝建拿著那張照片隨機調查,已婚、未婚、離婚、再婚四類人各抒己見。紀錄片《情事》不是簡單結論“背妻男”對不對,而是展示當代人對其人其事的看法,借此向人性深處追問。
紀錄片《這是我的家嗎?》李汝建直擊養老問題,他捕捉到人老了究竟有怎樣的心態,追問七老八十體力智力下降甚至糊塗了,兒女及養老院如何對待老人。養兒防老曾經是不可摧毀的信念,現在親情淡漠,兒女情長是老人的心結,可做兒女的,卻不是很了解老人的心理。
中國電視界泰斗人物陳漢元先生看完《這是我的家嗎?》,發短信給李汝建:“我懷著百感交集的心緒看完了,真好!又可以戴紅花了。沒意見。謝謝你又為我國紀錄片事業做出了新貢獻。
花七年時間拍攝《老宅·七戶·七年》,沒有深厚的悲天憫人情懷,恐怕做不到。
走街拍照 訓練影像語言
李汝建的車裏,總有一架攝像機處於待命狀態,那也是它的主人的工作狀態。自從開設博客以後,李汝建又多了一樣不離身的東西——照相機。
開博起因是為了紀念。央視《東方時空》原製片人陳氓突然辭世,李汝建想起與陳氓的幾次交往,有話想説,朋友建議他開博客寫紀念文章挂上去。
回到家裏,晚上一陣鼓搗,竟然申請開博成功。紀念文章發上去了,個人的作品發上去了。豈知博客胃口極大,積攢的東西都發完了,博客也不能撂荒呀,那不是李汝建的風格。
李汝建拍紀錄片養成一個習慣,每天下午喜歡滿街行走、觀察,攝像機太重,不是每次都適合扛著。於是背起照相機,博客就圖文並茂生機勃勃。
兩年下來,李汝建感謝開博,甚至悔不早開。拍紀錄片,是拉開架式,而拍照片,則隨意靈活。同時,拍照片同樣能夠訓練畫面思維。影像語言基本功,需經漫長的訓練才能掌握。
二十多年前,大連電視臺拍攝家村題材電視劇三部曲,李汝建抓住機會擔綱《轆轤·女人·井》的主攝像,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現在,他説照相機跟攝像機一般重要。
多年以來,李汝建有一個特別習慣,每天早晨5點鐘就到辦公室,用4個小時進行片子創作,不受打擾,思緒是飄移的,靈感會突然迸發出來,效率無比高。每部紀錄片前期拍攝只佔三分精力,後期製作完全是對前期的顛覆,過程痛苦萬狀,所以早上的4個小時,異常珍貴。
採訪結束後,李汝建開車時還有一段感慨,大意是,年過五十,要讓事情簡單化,想得太多,“心”苦,要專注于一件事,快樂地從事它。一心一意地做紀錄片,就是他最滿意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