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擺正位置 完善市場

發佈時間:2013年07月04日 19:0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經濟的繁榮,使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日益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書畫收藏熱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老闆、收藏家及收藏愛好者介入書畫收藏領域。也因此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書畫家們為了急於進入市場,而不能客觀、理智、冷靜地把握好自己與市場的關係,不能從中國國情的實際經濟消費情況考慮,或急功近利漫天要價,或盲目炒做不按市場規律辦事。如何擺正畫家與市場的關係位置?一個畫家的成功應具備什麼條件?畫家與市場的關係如何?畫家如何兼顧學術創作與市場運做?如何規範藝術市場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著名中國畫家、畫僧史國良。

       劉心亮:您作為當代著名中國畫家在當代市場運做方面可謂是個成功者,您成功的經驗是什麼?為什麼你一直堅持這種寫實畫法?
  
       史國良:如果説我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我想可能有三點:第一、我一直堅持現實主義風格和寫實手法反映生活。相當一批美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喜歡那種雅俗共賞的作品,不但能看懂,而且從心理到審美都能有所交流,挂在房間裏看著也很舒服。這種寫實手法,説起來是從徐悲鴻、蔣兆和開始的,五四之後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他們改良中國畫,把西方素描中科學的解剖透視與中國傳統筆墨做了有機的結合,形成了最早的寫實人物畫,大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使畫中的人物更加生動,更加鮮活。從技法上説,它是中國畫中的變異品種,是個混血兒。建國後,這種畫風是各大美術院校頭牌畫種,畫家們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但1985年中國畫壇上美術新潮的興起,同仁們紛紛放棄這種方式,偏向了新形式、新技法,採用了誇張、變形的手法。從審美上更多地靠近了西方現代意識。

       從藝至今,我一直對寫實風格情有獨鍾,幾十年來並未動搖。寫實手法的人物畫需要有紮實的素描、速寫功底,熟練的筆墨技法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及深厚的生活基礎,這正是我的強項。在少有人堅持這種畫風的今天,它反而成了一個亮點。應該説寫實畫風依然有它的知音。也是一種欣慰和幸運吧!

       第二點、既然已經進入市場,就要研究它的規律,很好的把握它,要對自己的藝術負責,更要對收藏者們負責,要按市場規律辦事,不能亂來胡來。

       第三點、一定要與媒體配合好。再好的藝術作品,如果沒有宣傳、介紹、推廣,也無人知曉。我相信,不同的藝術風格各自有它自己的觀眾與市場,有時它找你,有時你找它,有時會不謀而合,是一種緣分。用佛門的觀點來説,就是要以平常心來看這件事。

       劉心亮:您認為一個畫家成功應具備什麼條件?

       史國良:對成功的解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眼光和標準,既然是藝術家,就必然與成材、成功、成就聯絡在一起,而每一步都有其艱辛和血汗。有藝術上的成功,有事業上的成功,有市場上的成功。每一個從事藝術專業的藝術家,都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種動力,也是更新一步的開始。一個藝術家的成功,首先要有高超的專業技巧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專業技巧要苦練,文化素養要積累,只練技巧是匠人,只講文化素養是説客,二者結合,完美地表達生活感受,才是藝術家,你的藝術如果再能得到社會認可和接受,你就是成功的藝術家。
  
       劉心亮:請您談談畫家與市場的關係。
  
       史國良:畫家與市場是魚和水的關係,沒有作品,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經濟基礎,就不可能有能力支付藝術道路上的開銷,也就沒有最好的藝術品産生。過分的追求市場效應,掉進錢眼裏出不來,藝術品就會沾染銅臭氣。失去藝術原有的清純和芳香。
  
       歷史上,書畫家一直與市場相互配合,比如:王羲之以字換鵝,唐太宗千金求購王字,唐伯虎賣畫,揚州八怪賣畫,石濤、八大、虛谷、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都賣畫。在沒有社會保障的情況下,畫家都是以這種方式糊口,只是文革時期,書畫市場才斷了檔,而今天大部分中青年書畫家恰恰都生長在這個時段。大部分人在觀望或在市場外徘徊,還不了解市場,甚至還根本不懂市場。藝術家進入市場是大走勢。在鐵飯碗還未被收回之前,進入市場是最佳時期。
   
       劉心亮:目前不少畫家為經濟利益所驅,只顧市場賣錢而不講學術探索。對這些人來講,學術與市場這二者之間似乎矛盾。好的畫家應兼顧學術與市場,而這二者的關係應如何把握?
  
       史國良:沒有學術意識的畫家不是好畫家,沒有學術水準的畫不是好畫。矛盾是人為的,溶合也是人為的。所謂學術:學是學問的研究,術是學問的應用技術,是學術實踐的手段,技術的水平高低決定著藝術表達的深淺。單純的學術、技術,不等於藝術,它還要表達畫家內心的感受,而感受又來自於生活、情感的體驗和文化的積累,蒼白的感受,不具可讀性。學術的目的,是促進藝術的進步和發展,具有學術價值的好的藝術還應服務於社會。學術是做學問,是研究探索藝術的本質及規律,這種探索可以提高藝術創作的水準,促生新的優秀作品。具有學術水準的作品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才能為收藏者所青睞。當然,在市場上流通的作品不一定都帶有學術色彩,不合時宜的學術作品,也很難進入市場,會遭冷落。
  
       學術有學術的原則,市場有市場的規律。西方的學術探索,從傳統繪畫到現代藝術從來就與市場保持著和諧關係,而西方市場是按西方文化、西方人的口味和審美標準而設定的。

       盲目的引進西方標準,來進入中國市場,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口味,而受到抵制,不能説“中國人欣賞水平低,沒文化,不懂藝術,有待引導和教育”等。這不但不公平,而且會加大中西方之間的距離。中國藝術品市場有它自己的市場特點與規律。當年中國學者們在與西方現代藝術接軌時,壓根就沒考慮中國市場問題。
  
       前一時期,話劇舞臺上出現了一場以“西方現代流行的荒誕手法”表演的曹禺名劇《日出》,與曹的理念和審美及原作精神相差甚遠,過分的摩倣西方,為現代而現代。本來流暢的劇情,這麼一改革,頗為枯澀難懂。據説還有其跨時代的學術價值,學者們為這一成果熱淚盈眶。但是沒有票房成績。不但中國人看不懂,而且外國人也看不懂,很尷尬。只有小部分人在陶醉這樣學術性的實踐,這只能算實驗,不能視為方向。
  
       但話劇“茶館”的演出,場場暴滿,沒人説“茶館”不是學術性和藝術性。“休止符”、“小節”、“套曲”、“C小調”、“現代意識”觀念與理論的“時代意義”等等專業純學術用語,老百姓不懂,他們不是專家,也不應要求他們一定懂。但經這些“學術”技術創作出來的優美旋律,老百姓不但喜歡,而且還跟著音樂跳舞呢!
  
       不論音樂、舞蹈、繪畫,只要是美的,一定能有人喜歡。也一定有它的市場。
  
       劉心亮:一個成功的藝術家的作品必須進入市場,被市場接受認可,市場應該是檢驗作品的標準,因為藝術家理應創作出美的作品讓世人欣賞。而有的畫家名利思想較重,或瘋狂炒做,或暗廂操作,市場的不健全與不完善,人們欣賞水平的局限又導致炒做的不良風氣上揚。如何能讓畫家既具備一個良好的平靜的心態作畫,又能納入市場的規範化運做之中?就目前的狀況來講,這是不是只是一種企望或理想?
  
       史國良:藝術市場多以經營名家作品為先,藝術品除了有使人賞心悅目、陶冶性情的功能外,還具有保值、增值的投資特性。經營者更以盈利為目的,首選頂級大家作品來運營。
  
       新畫家,雖有好的藝術水準,但由於少有知名度,往往經營者不具信心而拒之門外。這正是中國藝術市場不成熟的地方之一。

       在西方,正規的畫廓,一手抓住已經定位的名家,一手培養新人,雙方信任,互相負責,有著嚴格的條文限定。違約一方將被訴之於法律。
  
       中國藝術市場起步較晚,還不夠規範,沒有相應的經驗和制約,畫廊與畫家之間的合作大都是短線行為,急功近利,不負責任。

       畫家急於成名,可以理解,但知名度並非是一日之功。現上轎,現扎耳朵眼,胡亂炒作,不按市場規律辦事,急於求成,一定會碰壁。
  
       炒作,這個説法不好聽,讓人畏懼三分,不如改為宣傳、介紹、推廣聽來舒服、順耳。張藝謀那樣有名的大導演,拍一部新片出來,還得到處宣傳、推介、開發佈會、搞首映式什麼的,鬧騰的所有媒體都在搶新聞,沒人覺得張藝謀做的不對。
  
       畫家怎麼就不能這麼做呢?那麼好的作品悶在箱子底總不是個事,為社會貢獻精神食糧也是畫家的義務,幹嘛不理直氣壯的推廣!每天坐在家裏等人來上門找我們,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們的知名度差遠了,不要説我們是誰,你在大街上攔人問一問“李可染是誰”,“潘天壽是誰”,“黃賓虹是誰”,沒幾個人知道。知名度還不如一個三流小歌星呢!説到底,還是宣傳不夠。
  
       所以一個好畫家,優秀的藝術家,要想進入市場、站穩市場,一定要多多宣傳,這樣做並不丟人。

熱詞:

  • 擺正
  • 位置
  • 完善
  •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