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從黃河流域的叢林中走出來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一棵一棵的樹,樹就是一條線,從此以後就和中國有了不解之緣。我們的祖先和地中海沿岸的祖先是不一樣的,他們生下來看到的都是石頭,因此出現在他們地域的文化就是雕塑。我們“線”的淵源非常悠久(就是塊和面),因此有了線才有了我們後來的中國書法繪畫。這個觀點有好多學者都有成熟的看法。由於我們中華民族對“線”的認識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根據個人的修養,對線的認識都在不斷的深化。
什麼是“線”?我先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畫、中國書法的根底,我們書畫藝術靈魂的東西就是這個。什麼是“線”?就是脊椎骨,前人對中國畫的“線”有非常精到的敘述,説中國畫重視“線”,因為“線”在起筆、收筆過程中有“線性”、有“筆性”,有筆在運行中産生的微妙變化,這就是中國畫所具有的獨特的魅力。前人講“一寸線一寸骨”,也就是寸骨寸心,把線拔得很高,我們每一寸線,就是一寸骨,它不是微不足道的骨,而是人的“脊椎骨”,見到“寸線”就是見到“寸骨”,見到“寸骨”就是見到“寸心”,因此在線的認識和敘述中我們一代一代的先賢在這個過程中都有著非常深刻的追求,在傳世的作品中都有精湛的表現。從三代以後到漢,在長沙的馬王堆出土了西漢帛畫,有兩米多長,全用線來表現,上面是伏羲女媧,人首蛇身,中間是人間,下面是陰間。我在讀書的過程中非常敬佩我們的祖先,在線的運用中想象力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現在對“線”的認識對於先賢來説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對先賢來説是有愧的。那個時代,先人想象到伏羲女媧一手拿規一手拿矩,想到太陽,三足鳥,想到月亮和青蟾,現在卻沒有這想象。想象出這種圖騰我們現在的人是做不到的,只有在那個時代。我們現在的想象對於那個時代差的很多,比如在我們揮毫的過程中要放下自己,要使自己的心神要和自己的內心放大,這才能産生好作品。比如想象一個“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很形象,李白説“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人會説胡説八道,怎麼能有三千丈?最多三尺多長,但是按照常理來説就不形象,沒有張力。如果按照“白髮三千丈”的説法則説明“愁”得非常形象。這説明思想的發展和語言的豐富。與當時“線”的發展都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代的書法乃至草書藝術出現了張旭、懷素等書法家,把“線”發揮到了極致,這和當時的思想狀態都是令我們後人有一個深刻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