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探尋花鳥畫的現代之路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7日 16:4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提起中國畫的現代轉型,人們往往想起20世紀初期急於改革中國政治文化的改良主義文人的言論。經過100年的摸索,聽到了太多有關革命、革新、融合、再造的言説,但對於已經掌握並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來説,足以體現這些主張的具體成果只能説是差強人意。而隨著經濟、文化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人們越來越關心本土藝術傳統的命運。

       在目前正處於盛年的畫家中,潘公凱是特別關注中國畫歷史、基本理論以及整體格局的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在思考、梳理近現代中國畫的理論和有關學説,並嘗試營建既可發揚傳統繪畫精神,又能適應現代文化環境的藝術思想結構。在新舊世紀交替之際,這方面的思考日見明晰。他在中國繪畫歷史進程宏觀把握基礎上,歸納出“神韻”、“意境”、“格調”三個遞進階段,認為“格調”是清代金石學興起之後的傳統畫學價值核心,而能夠體現這種價值核心的藝術實踐則是文人水墨花鳥畫。不言而喻,他父親潘天壽先生的藝術遺産,對他的藝術史思考和花鳥畫創作,都具有歷史的和心理的坐標意義。他正是以這樣的基礎,從這樣的高度,著手自己的繪畫實踐。從這一點看,潘公凱近來的花鳥畫創作,與許多當代中國畫名家的作品實有不同來路,包含著不同意義,不可與目下常見的“名家”、“大師”顯示嫻熟技藝之作同日而語。潘公凱的花鳥畫是他對中國畫理性思考的産物,是他藝術思想的形式化印證。捨棄其藝術史思考只看他的畫,實不足以理解和衡量其作品的全部價值。

       潘公凱對當代中國藝術去向的選擇,是重視藝術的“自生性”,即自覺尋找和培養“源於傳統內部的生長因素”。雖然他認為中西藝術應該“互補並存”,但他的著眼點始終是從傳統自身尋求生長點。在堅守傳統精神而又關注現代意識的中國畫家中間,潘公凱的創作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在重視整體佈局的前提下,發揮水墨的表現性;在追求詩意文心的基礎上,營造可以感染現代觀眾的形式感。意態閒雅的梅蘭荷菊,風神超逸的松竹泉石,在可由現代繪畫形式規律解釋的月光和水波間舒展自得,一如既往地韻高情深。

       在文人畫家習見的花鳥題材中,潘公凱最為傾心的表現對像是荷花。他選擇荷花的原因固然有傳統文化中的比興、象徵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荷花的形態和它的環境可以為畫家提供自由、寬廣的水墨表現空間。水墨的放縱揮灑,書寫性的勾勒以及水波空間無限延展的可能性,都可以在荷塘裏得到。而在描寫荷花、荷葉與莖幹時或濃重、或清淡的墨色安排,更有助於含蓄、蘊藉意境的烘托。與荷花相近的是梅花,它們雖然出現在不同的節令,但在氣質和色彩上有內在的一致性——它們不以絢麗的顏色而是以其清純、潔凈和孤傲的氣質引來畫家的讚美,千百年而未見倦怠。他喜歡表現荷塘的非常態情境,暗夜中的反照,驟雨後的清風,只有在那些環境裏,平凡的花木泉石才顯出無與倫比的清空、孤傲和靜氣。

       潘公凱像他所崇敬的前輩一樣,注意探究水暈墨章的“淡中之濃”和“濃中之淡”,追求酣暢筆墨構成的疏密映照。但他的畫面佈局,他的筆墨效果,與吳昌碩、潘天壽等前輩並不相同,他是在理解西方繪畫之後開始傳統畫法研習的,這讓他在“回歸傳統”時具有一種時空距離感和高屋建瓴的形式自覺。對於他來説,“回歸自然”與“回歸傳統”同等重要,他所要回歸的“自然”,實際上包括“人”自身,包括不受制于他人和習規的個人獨特感受。他雖然也是以傳統工具、材料、技法表現傳統題材,但他畫這些並不止于對前人足跡的追尋,更不甘於傳統技法的演練,他是在追求可以為現代人所把握的中國文化韻味。我們觀賞他那些筆墨精純、古雅峭拔而又飽含生命活力的花草竹石時,會感覺到某種異於傳統經典的生命活力蘊涵其中,但又很難找到他是以什麼方法、在哪些地方改變了傳統。這種“羚羊挂角,無跡可求”的境界,確乎是水墨花鳥畫發展的正道。

(作者:水天中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熱詞:

  • 潘公凱
  • 藝術家
  • 國畫家
  •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