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資料圖:單霽翔發表演講 |
“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俄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公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但無論以任何標準進行評價,故宮博物院與之相比毫不遜色,故宮博物院應該成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訪,就此予以詳細論述。
單霽翔直指,博物館的世界性文物收藏,不是以是否有外國文物為標準,更不是以掠奪別國文物為驕傲,而應是以藏品保管和博物館業務在世界影響力為標準。
“據我所知,歐洲及美國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絕大多數是來自世界各地,一般主要不是本國本民族的藝術品。而故宮的文物,80%為清宮舊藏,是中國五千年藝術長河的重要載體和見證。”“故宮的建築群也是文化整體裏的一部分,包括了政治、宗教、祭祀、文化、家居、休閒、娛樂等各種功用,它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藝術成就和營造水平,甚至可以説是古代東方建築的典範之作。”
他介紹,從藏品數量上,故宮博物院有180余萬件(套);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約800萬件;大都會博物館現有藏品超過200萬件;盧浮宮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達40余萬件;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270萬件。在這一點上,故宮博物院的收藏絕對是值得驕傲的,這在世界博物館中都名列前茅。
更讓他引以為豪的是藏品結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93.2%是珍貴文物(即國家一級文物),呈現出“倒金字塔”結構,且大多屬於“傳世文物”,傳承有序、品相完好,是中華文明精華的代表。“這與世界其他博物館以資料為藏品之最、珍貴文物佔很小比例的‘金字塔’結構大相徑庭,這也是故宮博物院的獨特之處。”
而且,其中的重要類別都是歷史序列整齊。以書法為例,故宮的藏品涵蓋了從契刻到書寫進而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書法藝術的歷程,藏品從甲骨文、鐘鼎文,直至晉朝開始形成書畫藝術,此後歷朝各代的名家流派,幾乎一應俱全。再如,陶瓷收藏可以舉辦中國陶瓷發展史,玉器收藏上迄新石器時代下至清末沒有斷檔的時代,這一點是世界上沒有哪個博物館可以媲美的。
從參觀人數上相比,大英博物館2010-2011年度的參觀人數為590萬人次;盧浮宮2011年接待觀眾890萬人次,2010年7月-2011年6月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人數達568萬人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每年觀眾達350萬人次,而故宮博物院2010年參觀人數約為1283余萬人次,2011年約1411余萬人次。在他看來,故宮博物院當之無愧是“當今世界上觀眾來訪最多的博物館”。
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加,與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國際著名博物館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開展日益廣泛的合作,也確立了故宮博物院在國際博物館領域的突出地位。
他介紹,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從本院的特點和優勢出發,陸續成立了古陶瓷研究中心、古書畫研究中心、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藏傳佛教文物研究中心。2009年12月,又設立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五個研究中心和國家級科研基地是高層次的國際性學術研究機構,為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合作性課題研究提供一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學術平臺。
在談到網上關於世界第五大博物館有北京、台北故宮之爭,單霽翔淡然一笑。他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形成了北京、台北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的局面。但兩岸故宮的交流一直從未間斷過,特別是2009年雙方達成“八點共識”之後,合作越來越具體,在舉辦展覽的同時,如康熙與路易十四展、雍正大展、富春山居圖合展等,2010年雙方提出的二十幾個合作意向,已經落實的就有以同等條件共享影像資料、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互訪學者、出版物交流等;兩岸故宮研討會已經舉辦了三屆,以後還要舉辦下去,共同來探討雙方興趣所在的學術題目。
“故宮是屬於世界的,是人類共同的藝術文化寶庫。兩岸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更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都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具備世界一流博物院的條件。”他以2005年李敖參觀北京故宮為例,參觀結束後,他由衷感嘆:“過去我説大陸故宮有宮無寶,台灣故宮有寶無宮。我認為我錯了,要為此懺悔。”
單霽翔坦言,我們也認識到在博物館建設一些方面,故宮博物院與世界一流博物館尚有差距,在多方面都需要虛心學習、加大投入、努力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