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動漫 >

銷售可觀備受青睞 港臺漫畫內地淘金掀高潮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18:0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內地漫畫市場的日益升溫,港臺漫畫家進入的步伐越來越快。昔日台灣漫畫“四大才子”悉數亮相內地引人驚嘆,更多的港臺漫畫家也在翹首以待,尋機在內地開拓市場。港臺漫畫正在成為內地漫畫市場的一支生力軍。

  內地淘金大勢所趨

  臨近9月,漫友文化旗下《漫畫SHOW》主編崔偉良異常忙碌。由漫友文化合作引進的香港知名漫畫家司徒劍橋的漫畫《幻城》,不久將在內地開始連載,這也意味著又一位香港知名漫畫家涉足內地開拓市場。

  談及此次合作,崔偉良非常興奮,在他看來,漫畫《幻城》的出版,與近年來港臺漫畫與內地市場緊密合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郭敬明的小説《幻城》在內地有廣泛的影響力,早在幾年前,就有香港出版社購買其漫畫改編版權。

  香港漫畫家司徒劍橋作品《幻城》在內地連載僅是近年來香港、台灣漫畫家大舉西進的縮影之一。從2002年開始,港臺漫畫家就開始將目光瞄準了內地。台灣漫畫界“四大才子”敖幼祥、蔡志忠、朱德庸和幾米悉數登場,影響甚大。

  以搞笑四格漫畫《烏龍院》一舉成名的敖幼祥,早在2002年就率先將自己的工作室移至廣東,有20多冊敖幼祥作品在中國內地陸續上市。2004年5月第一本完全以個人漫畫作品為主的漫畫雜誌——《超級烏龍院》在內地推出,掀起了國內幽默漫畫風行潮流。

  2009年,蔡志忠也將工作室遷往國內新興“動漫之都”杭州,並放言希望“此生老死於杭州”,一時讓粉絲感動。以《雙響炮》、《澀女郎》聞名於世的朱德庸也隨後跟進,同樣把自己的工作室落戶在杭州。

  最後一位才子幾米也頻繁在內地“拉攏”讀者,去年成功在北京三里屯舉辦“幾米星空特展The Starry Starry Night”,這是幾米在內地開幕的首個跨界展覽。

  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20位港臺知名漫畫家進入內地,紮根發展漫畫事業。“內地擁有眾多漫畫消費人口,而且地方政府很歡迎漫畫家入駐,以帶動當地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因此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優惠,這些現實條件成為吸引港臺漫畫家的客觀因素,長此以往,更多港臺漫畫家進入內地已經是大勢所趨。”崔偉良表示。

  港臺漫畫受熱捧

  除了政策等客觀條件外,港臺漫畫作品備受內地消費者青睞,漫畫産品銷售可觀,成為刺激港臺漫畫家進入內地最核心的因素。僅今年,朱德庸的都市漫畫集《大家都有病》出版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30萬冊。很多讀者笑稱,看著《大家都有病》裏的“焦慮二人組”、“自殺三兄弟”,看著那些功名病、花錢病、沒錢病、喜歡跳樓病,你會拍案叫絕直至笑出眼淚,心卻猶如被刺中般生疼——為他們,為這個時代,更為自己。

  幾米的新漫畫作品《我不是完美小孩》描述了一個三年級小女生郝完美在學習、生活,尤其是與大人相處中的困惑與煩惱。讓生活和精神壓力大的都市白領們找到心靈撫慰,開創了成人繪本時代。其銷量長期保持淘寶等網絡購書平臺前幾名。

  對於港臺漫畫的受捧,台灣“少女漫畫王”遊素蘭有自己的看法。“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我們説著同樣的語言,我們可以直接溝通。”

  遊素蘭很早就進入內地市場,她回憶道,自己進入內地出於偶然:“其實我並不是非常了解當時內地漫畫産業環境。只是在某一天,突然在出版社涌入幾箱裝不完的內地讀者信件,我才知道原來我的作品已經在內地風行了。”

  司徒劍橋也認為,文化的認同使得港臺漫畫在短時間內就能贏得內地讀者的認可。他以香港武俠漫畫為例,武俠是中國的本土特色,就如美國的超人電影一樣,代表了國家的文化,形象根深柢固地植入國民的心中。“武俠是我們華人獨有的題材,亦是我們的重要産物,只要不斷注入新的元素,武俠精神是會一代接一代承傳下去的,而武俠題材的漫畫也可以持久獲得所有華人的支持。”

  港臺本土市場嚴重萎縮

  港臺漫畫大舉進軍內地另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香港、台灣本土漫畫市場的長期不景氣以及日式漫畫牢固的統治地位。

  在台灣漫畫的全盛時期,大概有30種漫畫雜誌,而現在只剩下10種。在漫畫雜誌減少的同時,發表的平臺空間就會變小,漫畫家能夠出頭的機會就變得更少。

  日本的漫畫作品進入台灣市場不必審查,所以導致台灣市場充斥大量的日本漫畫,也導致台灣的原創漫畫受到很大衝擊。目前台灣市場的漫畫需求仍然旺盛,但是90%以上都是日本漫畫。反而現在內地的原創漫畫比台灣多,以漫畫謀生的漫畫家也遠比台灣多。

  政策方面,台灣當局僅僅把動漫産業歸到文化創意産業中,沒有特別的扶持政策。雖然台灣有關部門近年也表現出越來越重視的態度,但難以挽回日益衰退的漫畫市場。

  遊素蘭對此嘆息道,台灣漫畫市場其實一直不景氣,漫畫市場充斥著奴性與媚外的心態。而且台灣出版社強力的主導著漫畫家創作,往往忽略創作者的創意,造成清一色一大堆食之無味、沒風格的奇怪作品。

  “我參與過台灣一些漫畫獎項的評選工作,但實話實説,近十年來,能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卻超不過三部。”遊素蘭無奈地表示。

  香港漫畫市場也不容樂觀。“現在要在香港出版漫畫的確比以前困難了很多。”司徒劍橋表示,香港漫畫已進入優勝劣汰的年代,留下來的都是較有名氣及實力的主筆。

  崔偉良也認為,香港、台灣的漫畫産業現在遇到了創作和營銷兩方面的瓶頸。漫畫作品長期無法出彩,市場狹小疲軟影響了營銷發行。“在這種環境下,港臺漫畫家陸續進入內地爭奪市場也就理所應當了。”

  打造品牌力求多元化

  儘管港臺漫畫家進入內地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讓自己的漫畫做出品牌,抓住屬於自己的漫畫消費群體也並非易事。

  崔偉良表示,不同於港臺市場,內地漫畫市場目前的消費群體還是以青少年為主,其中中小學生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根據漫友文化市場銷售經驗分析,幽默類漫畫,如敖幼祥的《烏龍院》和畫風唯美的故事類漫畫,如夏達的《子不語》是內地市場受捧的漫畫類型。

  “但總體而言,‘80後’、‘90後’一代是消費主力,因此如何讓作品符合這一群體的消費習慣,是港臺漫畫家需要研究的課題。”崔偉良同時表示,內地市場也在不斷發展成熟,市場的細分化趨勢開始顯現。例如,白領群體歷來是漫畫消費的主力人群,但之前國內很少有符合白領消費習慣的作品出現。如今以朱德庸、幾米為代表的漫畫家作品很好地滿足了這一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

  遊素蘭則表示,漫畫市場要想持續發展,就必須對産品進行分級。“我現在已經不可能對少年、少女的故事有共鳴,因為每個年齡對人生的體驗不一樣,而漫畫一直都被當做小孩的生活消遣産品,也限制了它的內容發展。有制度的分級,讓所有的類型作品能有歸屬,讓每個類型的作品都有發展的空間,大眾選書看時不用麻煩,讓漫畫的閱讀變得更人性更容易,它的市場自然就出現了。”

  與此同時,漫畫的産業多元化也開始被業內重視。不久前,敖幼祥的《烏龍院》就在廣州上演了舞臺劇。更多的漫畫家也嘗試將自己的漫畫與動畫、衍生品聯絡起來,擴大自己品牌的産業鏈條。

  “漫畫多元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可惜兩岸相關産業對於多元的解釋還是非常的局限。”遊素蘭表示。

  司徒劍橋也説道:“自己的作品能在不同的媒體上呈現,我想沒一個創作人不會感到高興吧。我認為漫畫是可以跟多一點不同的媒體跨界合作的,即便不賺錢,也可以令作品多一份熱鬧、生氣。”

  提問:

  台灣“少女漫畫王”遊素蘭:靠包裝的漫畫家職業生涯走不長

  記者:近十年來,漫畫産業在哪些方面長期沒有得到改善?

  遊素蘭:長期沒有得到改善的,一是題材和創意的限制──由於創作時得顧慮許多東西而綁手綁腳,內容的發展也比較狹隘。面對完全葷素不忌的日本漫畫或自費衍生産品,自然缺少那麼點刺激性。二是沒有一套營銷漫畫家的方法,很多漫畫家只紅一部作品,沒有形成品牌,是人才的一大浪費,非常可惜。我想,不見得出版社或團體不想做,而是找不到方法。

  記者:應該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漫畫家?

  遊素蘭:優秀的漫畫家通常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出版社或集團絕對有能力捧紅一名漫畫家。但這樣捧出來的,不一定是優秀的漫畫家,至少在失去出版社或集團後,其漫畫生命可能就死去了。主要還是看當事人有“多想要做漫畫創作”。

  記者:如何孕育出擁有自己國家、民族、市場特色的漫畫風格?

  遊素蘭:孕育出擁有自己國家、民族、市場特色的漫畫風格並不難,難在大眾的接受程度。當一個只吃牛肉麵的市場,突然商家要改變調味、改賣叉燒麵,你就必須要有關張的心理準備。然而,若不去試,永遠都只有一種東西,並且越走路越窄。問題是自創品牌大家不買賬,有勇氣的創作人也只好跟隨別人流行的腳步走以維生了。

責任編輯:郭諭

熱詞:

  • 藝術臺
  • 動漫
  • 港臺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