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由南京博物院承擔的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文化遺産安全保護呼叫中心技術研究”即將完成,該項研究為建立全國統一號碼的文化遺産安全呼叫中心提供了理論、技術方面的支撐。或許,不久的將來,當您看到身邊的文化遺産正遭受破壞的時候,您可以拿起電話或者手機直接撥打“文保110”。
信息渠道不暢制約公眾參與
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全國大約有40多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但是到了2006年至少有1/3已不存在了,自然破壞是一個方面,但主要是人為破壞所造成的。文化遺産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國家對文化遺産安全問題極為重視,多次修訂《文物保護法》,並加強了文化遺産保護力量。不過,相對於數量眾多且分佈廣泛的文化遺産,我國現有的專職保護力量無疑顯得捉襟見肘。另一方面,在文物保護歷來強調的“物防、技防、人防相結合”的原則中,“人防”多指文化遺産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對文化遺産的保護,而對社會公眾的參與重視不夠。
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張小朋研究員介紹説,雖然全國各級文化、文物行政機關均有執法建制,但與社會民眾聯絡的信息渠道不暢,尤其是缺乏有效的即時通信手段,導致許多野外、地面的不可移動文物及地下文物受到不法侵害。文化遺産保護部門更多的是事中、事後從公安或者媒體等渠道得到消息,而無法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線索,從而實現即時出警、處置,將受損的程度降到最低。
目前,公眾在發現文化遺産遭受破壞時,更多地選擇向警務110系統報警。不過,110系統沒有有效的文化遺産數據資源的支持——沒有文物普查數據、沒有文物電子地圖、沒有和文化遺産保護機構的通信聯動等,往往存在報警定位遲滯、出警處置效率不高等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成熟的計算機、通信技術、知識工程和大量的文化遺産數據建立一個能夠快速響應、上下貫通、多方聯動的安全保障平臺,也就是擁有全國統一號碼的文化遺産安全保護呼叫中心,有利於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保護文化遺産的積極性,有效整合國家的執法督查力量,為我國數量眾多的文化遺産構築起堅實的基礎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