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福建土樓“迷局”:“家底”不明4萬座還是3千座?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3日 13: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典型的單元式圓樓——位於漳州市平和縣的繩武樓。

  閩南土樓多有樓匾,建造年代從落款時間可一目了然。

  20世紀90年代,一股“福建土樓熱”就已全面興起。申遺成功後,與之相關的話題不斷升溫。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世遺”光環背後的福建土樓,在“軟實力”建設方面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歪曲宣傳屢見不鮮、建築年代屢遭質疑、起源問題懸而未決、數量普查混亂不清等都困擾著人們對土樓文化的認識。

  存世福建土樓多為明清以來所建,但不知何時開始冒出“唐代土樓遺址”,不久又有“宋代土樓”現身;同一座土樓,在不同的地方、甚至同一本書中竟然出現自相矛盾的建造年代;旅遊宣傳中,不時會聽到“現存土樓兩萬餘座”的説法,而被學者界定為“福建土樓”的卻只有3000余座;有人説“福建土樓”是客家人的專利,也有人稱其是閩南人的發明……質疑不斷,爭議紛紛,卻無人做出合理裁決,這正是當下土樓旅遊宣傳和研究中的種種亂象“迷局”的反映。 

  迷局一:虛假宣傳土樓何故“稱王稱霸”?

  在各自的旅遊官網中,南靖土樓主打 “福建土樓,故里南靖”,永定則提出“福建土樓,客家永定”。在更具體的宣傳中,兩地針鋒相對,就連官網的欄目設置也幾乎雷同。而個中內容,則是對本縣土樓大肆宣傳,對他處土樓避而不談或是予以貶低。

  為擴大各自土樓的知名度,這些土樓所在縣更是費盡心思地炒作,“土樓王”“土樓之王”“土樓王中王”“土樓王子”等自封綽號層出不窮。對此,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黃漢民稱:“未被‘發掘’出來的時候,土樓並沒有這些奇怪的綽號。隨著旅遊競爭的日趨激烈,土樓一夜之間‘稱王稱霸’,忽悠百姓和遊客,是一股不正之風。”

  此外,為博眼球,一些土樓景區還不惜歪曲歷史,以編造故事的方式吸引遊客。下面便是一個在土樓宣傳中被廣泛引用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時間有各種版本),美國的人造衛星在福建山區拍到了一群或圓或方的不明建築物,由於形狀酷似導彈發射井,使得美中央情報局大為驚恐,以為中國正在大規模發展核彈。為此,美國還大費周章地派出情報人員深入中國調查。多年後,中情局才終於明白:原來這些謎樣的建築物是福建土樓!另一版本中,美國中情局諜報人員還以攝影師的身份來到了閩西南鄉村,去調查“核基地”。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均有板有眼,似乎所言非虛。但根據現有資料分析,這不過是一個為宣傳土樓編造的謊言。然而,在所有關於土樓的紀錄片中,幾乎都曾提到這一故事,觀眾也因而被誤導,認為土樓是由於美國人的“發現”而名聲大噪的。

  實際上,根據常識,這個故事的西洋鏡很容易被拆穿。黃漢民回憶説,上世紀80年代,沿海城市剛剛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尚未開放的山區農村不允許外國人隨意考察。1984年,黃漢民的碩士論文《福建民居的傳統特色與地方風格》發表在《建築師》叢刊第19期上。不久後,日本東京大學的茂木計一郎看到了這篇文章,向中國建築學會提出申請,要到中國來考察土樓。

  “幾經週折,光手續就辦了兩三年。茂木計一郎等人直到1986年春才得以成行。根據當時的國情,美國人不經批准到福建農村考察的情況不可能發生。以美國的情報偵查能力,也大可不必派人到深山實地調查。”福建永定客家土樓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大新研究土樓已有20年,他認為,所謂“美國誤認土樓為核基地”的故事是未經考證的流言,在旅遊宣傳中不宜進行炒作,在土樓歷史研究中更不能將其作為實實在在的依據。

  迷局二:歪曲史實土樓“年齡”也造假?

  永定縣擁有眾多出色的土樓建築,但多數土樓沒有留下確切的建造時間。在利益版圖的爭奪中,體育界屢見不鮮的“年齡門”事件,如今也在土樓領域“發作”……同樣一座土樓,在同一份資料中,卻有著不同的“出生年月”。

  著名的承啟樓正是土樓“年齡門”的代表。1957年,南京一位學者就對承啟樓進行了介紹,使其名聲漸起,但它的建築年代卻一直是個謎。1994年4月新編《永定縣誌》卷33《土樓》一章中,將其年代記載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了該書卷32《文物》第五節附表中,其建築時間記為“1709年”,但下方備註中又説,該樓為“明嘉靖二十一年建”。同一部由地方政府纂修的方志,為何出現了自相矛盾的説法?此事未了,又有新的疑問産生:2003年,永定江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纂的《永定江氏宗譜名勝古跡土樓》中又冒出了另一種説法:承啟樓建於明崇禎末年,竣工於康熙年間。這一描述,又讓承啟樓的“實際年齡”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對於族譜記事的準確性,許多土樓專家表示懷疑,相比正史和地方誌,家譜的真實性往往大打折扣。上海圖書館譜牒專家王鶴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家譜中存在“攀附”“杜撰”現象,其中所載的具體時間、地點需要進一步識別。

  胡大新則認為,考察無確切紀年的土樓,目前主要還得依據族譜記載。族譜對建造年代不可能精確到某一年,但可以知道是哪一代人所建。在他看來,客家人族譜中的脈絡傳承是很清晰的,可以據此進行合理推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承啟樓的3種年代説法均稱其源於永定江氏宗譜,但過去的高頭江氏宗譜早已失傳,根本無從查考。另外,1990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永定土樓》中,永定高頭鄉金山寨被定為“南宋祥興二年”,稱是據“乾隆十九年所修江氏族譜記載”。作為該家族後代,1926年出生於高頭鄉的江力行卻表示,未聽説過有什麼所謂“乾隆十九年江氏族譜”。

  位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土樓群中的集慶樓,也是一座無法確定“年齡”的土樓。《永定土樓》一書和新版《永定縣誌》中均沒有交代集慶樓的“年齡”;胡大新2005年所寫《永定客家土樓》一文中將該樓年代定為“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並在2006年出版的《永定客家土樓》一書中對此進行了重申。永定的另一位土樓研究者蘇志強在《永定文史資料》第20輯發表《初溪土樓群的形成》一文。根據該文提供資料,集慶樓建造者徐肖東等4位兄弟與1951年其派下第16世——初溪土樓群中善慶樓的建造者徐建善相隔6代。善慶樓建於1979年,按照胡氏提倡的“計代法”,要除去首尾兩代,每代以25年計算。據此,從善慶樓的誕生年份1979年上溯100年,即為1879年,這樣得出的集慶樓始建年代比“明永樂十七年”要晚上460年。

  另外,南靖縣書洋鎮下版寮村昌裕樓也缺乏確切紀年,曾有“宋末元初説”“元朝中期説”“元末説”“元末明初説”等多種説法。2001年1月,福建省公佈的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該樓的朝代為“明”。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郭志超認為,該樓裏的劉氏遷入下版寮村的時間為明代晚期,當時此地生存條件十分惡劣。按照鄰村的先例,至少需要400多年艱苦創業才能建造壯觀的土樓,這時顯然已經到了清代,因此明代的説法靠不住。

  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稱,福建裔馬來西亞籍學者陳漱石曾因質疑一些正式文本中的土樓“年齡”,被某地方領導大罵一頓,被斥為“福建人中的敗類”。至於其中還有多少未被披露的“年齡門”,尚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張筱曼

熱詞:

  • 福建土樓
  • 文化遺産信息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