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楠之:“用地指標”有償流轉值得商榷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安徽兩地向省國土廳申請,欲將貧困縣泗縣的建設用地指標,“賣”給高速城市化的馬鞍山。因城市用地指標不均衡,安徽已經允許有償用地指標流轉。學者稱此舉或引發強拆。(11月4日《新京報》)

  表面看來,這倒是個雙贏的舉措。有錢的城市想擴張卻缺少建設用地,沒錢的城市有建設用地卻沒有錢,“用地指標”一流轉,缺地的有了地,缺錢的有了錢,皆大歡喜。可是,有些事情顯然不是“你好我好”就會“大家好”的問題,有時候看似雙贏的行為帶來的結局卻可能是多輸。

  “用地指標”的出現本是為了限制城市盲目擴張,如果該指標可以有償流轉,將使這一限制被架空,形同虛設,起不到應有的目的。“用地指標”有償流轉還會導致城市發展的“馬太效應”,即富裕的大城市通過花錢買指標而大肆擴張,愈來愈大,而貧困的小城市雖然獲得了賣地收入,卻因為失去了“用地指標”而只能跼踀地原地踏步。這樣的結果便是,大城市的集聚效應越來越強,小城市的集聚效應則越來越弱,兩者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就越來越大,從而進一步加劇城市之間發展的不平衡。

  貧困縣市在獲得賣指標的鉅額資金之後,其擴張城市規模的衝動會更大,而建設用地與擴張衝動之間的矛盾也會進一步加劇。此時,發展衝動驅使下的小城市,只能有兩種選擇:一是通過拆遷對老城區土地進行整理,以獲得建設用地;一是通過非法佔用耕地等形式向外擴張。而這兩種方式都有可能發生人們所擔心的“強拆”。

  城市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但絕不是通過無限擴張來完成的,如果一味擴張而忽視了城市自身“內功”的修煉,空有其表的“大”並不必然帶來生活的“美好”。在很多地方,政府的權力尚不能得到有效約束、監督,“用地指標”顯然可以成為對城市擴張衝動進行限制的有效手段,減少盲目擴張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拆遷乃至強拆則更會損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以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換來的城市發展,不僅是不道德的,更不會帶來真正的發展。強拆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已經在很多地方凸現,強拆行為帶來的是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害,對法律公平正義形象的破壞。與民爭利的城市發展,雖然有了越來越漂亮的城市,卻以社會和諧為代價,得不償失,貽害無窮。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