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冷眼觀世博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王惠東 中央電視臺新聞專題部

      採訪完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已經是中午12點,他匆匆告辭,因為他要趕下午兩點的飛機,更重要的是他要到家裏陪已經94歲的父親萬里吃飯,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對於萬季飛來説,世博會寄託著一份個人的感情。因為1982年新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的事情,就是由他的父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親自出面協調的。那一年,萬季飛34歲,他的父親給他講中國和世界西方國家存在的巨大差距。

      2005年,已經升任貿促會會長的萬季飛帶團參加了日本愛知世博會,作為中國館的當家人,那一屆世博會給萬季飛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為了在國內尋找可以展示的高科技産品,有人推薦中國的機器人,可是,當時中國的機器人智慧水平還不過關,不能和觀眾形成互動,另外因為技術問題連續工作不能超過10分鐘,需要中途停下來休息。

      萬季飛:後來我們就放棄了展示高新技術産品,我就採取了還是把老祖宗,我們的國寶文物請回來,展示了唐朝的唐三彩,展示了漢甬……

      作為主辦者,萬季飛更能體會“世博會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大比拼”這一點,在採訪中,他談到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真正高科技的産品參展世博會。這一點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當下上海世博會的宣傳中,講的更多的是世博會是多麼令我們感到自豪的事情,在這種背景下,萬季飛的遺憾也就有點冷眼看世博的意味。但是事實如此,看看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展覽,類似清明上河圖老祖宗的東西還是佔了重頭戲,而我們展示的高科技産品比如新能源還稱不上世界尖端和前沿。從這個角度來講,上海世博這屆在我們家門口舉辦的世博會依然會給萬季飛留下遺憾。在萬季飛看來,世博就是提供一個平臺,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顯然,只是了解到我們的祖先是多麼輝煌遠遠不夠,能夠了解到我們現在還和世界先進水平到底有多大差距,怎麼才能迎頭趕上這才有意義。

      “柴靜:有人可能會覺得説,您為什麼在強調這個差距?

      萬季飛:我覺得一個國家的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最根本的還是科學技術。只有科學技術發展了,我們中國才能夠可持續地發展。

      如今,上海世博園裏迎來送往,每天都有數十萬的遊客前來參觀,更多的人樂於到此一遊,看看熱鬧,留影紀念,也許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萬季飛的那種遺憾。世博會也許本來面目就是如此,他的起源本來就是民間的一種集市,只是隨著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內涵罷了,特別是它的政治意義。

      世博的政治色彩從申辦就充分體現出來了,因為有不同國家的競爭,申辦國家就需要千方百計爭取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的投票,外交斡旋、許諾交換條件等等,世博的申辦活動最後演繹成了國家與國家之間一種利益的較量。申辦成功之後籌辦工作,就更加體現出政治的意志。在採訪中,萬季飛談到如何促成美國參展的事兒,可謂是一波三折。因為在美國,很多人不看好世博會,他們在2001年退出了國際展覽局,對於參加世博會更是沒有積極性。2000年的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美國沒有參加,2005年的日本愛知世博會,因為日本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國才勉強參加,這一次上海世博會,美國又趕上了金融危機,所以人家也許本來就不準備參展了。

      柴靜:2000年美國也沒有參加當年的漢諾威世博會,他有這個先例,所以也許有的人會説,那他不來就不來唄?

      萬季飛:所以美國很有可能就不參展,所以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認為我們一定要做工作。
柴靜:為什麼?

      萬季飛:因為美國是一個重要而有影響的國家,如果不參加上海世博會的話,我們是個缺憾。”

      其實缺憾是含蓄一點的説法,説白了,我國是第一個舉辦綜合性的世博會的發展中國家,如果美國不參展,影響不好。於是,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推動美國參展。首先是做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的工作,向她講世博的重要性,特別是在13億中國人民面前展示美國風采的重要性,接著是由商務部和貿促會一塊做在華的美國大企業的工作,“美國在中國投資取得這麼大的效應,中國有個這麼個事,你得幫點忙。”因為按照美國的法律,政府不會出錢參展世博,只能依靠企業的贊助。結果還不錯,被做工作的企業都出了錢來贊助,美國參展的事情成功了。4月30日,上海黃浦江畔煙花燦爛,水與火的交織演繹著奔放的激情,5月1日,世博園正式開放,參觀的人們歡樂無比,盡享節日的盛宴。也許從這個時候起,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世博的魅力所在。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