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敬一山:“鉅資回購醫院”是什麼樣的醫改典型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報道,杭州市余杭區政府近日宣佈,斥資3億元全面回購此前以7500萬元的價格賣給個人經營的衛生院。幾年前,由於政府投入不足,余杭將衛生院“甩包袱”給了市場;如今,因衛生院存在藥品貴、門診均次費用高等系列問題,政府又付出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代價回購。

  浙江省衛生廳官員稱這次鉅資回購,當地政府不僅想買回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更想買回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效率和衛生公平,買回全民的健康。當地政府能正視當初市場化之後基層衛生院存在的問題,並竭盡全力補救,也可稱得上是亡羊補牢之舉。但同樣是這些衛生院,一賣一買之間,當地政府就多耗費了兩億多的真金白銀,其間的巨大浪費則不得不令納稅人扼腕嘆息。儘管余杭市衛生局有官員認為,對衛生院市場化“這一做法的推出,在當時有其合理性”,但如今政府用來買單的3億鉅資卻是對當日決策理性與否的最好回答。而政府的決策一旦欠缺理性,浪費則不可避免。

  因為當一些政府的決策表現出非理性的姿態時,其市場議價能力就會降低。可以想見,當初余杭方面決定對所有衛生院不加區分統一當成“包袱”甩掉的時候,具備逐利本能的市場主體會自動達成共識,無論政府採取什麼樣的出賣方式,即便是拍賣,也很難賣出好價錢;與此對應,如今當地政府一旦決定統一收購,就必然要高於市場價格的方式才能買進來。因為以市場的眼光看,政府總是處於一定要賣、一定要買的立場,同時出於政績等等考慮,通常又追求整齊劃一、步伐一致,這自然就留下了足夠的溢價空間。出現2億多的“差價”實在不足為奇。

  買回衛生院,當地政府稱是“取得了令政府、職工、群眾三方都滿意的效果”。言下之意本次回購雖然耗費頗大,但決策還是英明的。事實究竟是不是如此,還有待時間檢驗。當地政府作此決策的依據之一是“敏銳地嗅到了醫改的方向”。但醫改並沒有一定要將醫院重新公有化的定論,公立醫院恰恰是醫改的一個“大包袱”,當地在沒有了這個包袱的現狀下,本該有優勢探索一條效率更高的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新路,而不是簡單地來一次買賣的輪迴,退回到幾年前的原點。

  這些衛生院身份變遷的途中,政府的決策可説是截然相反,必有一次屬於錯誤決策,但是在官方的報告中,總是可以變成“賣,百姓滿意;買,百姓滿意”。一路只見歌舞昇平、彈冠相慶,不聞半點問責之聲,這其中奧妙公眾實在參詳不透。如果説當年的賣也是對的,如今的買也是對的,那這虛擲的鉅資到底是誰來負責?

  買賣衛生院的非理性決策,既可能是官員執政水平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存在利益輸送的空間。7500萬元和3億元之間的巨大差額,不知有多少進入某些決策者、參與者的腰包?而在事實上,這又相當於用納稅人的錢財補貼了一小部分人,顯然有失公平。建議有關部門及時啟動審查程序,並及時公開調查結果。如果這樣一個浪費嚴重的決策竟被當成醫改的正面典型,那實在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敬一山(媒體人)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