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浙江省 >

3億元回購28家衛生院,浙江余杭政府想買回什麼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08: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杭州10月24日專電題:3億元回購28家衛生院,浙江余杭政府想買回什麼?

  新華社記者張樂

  杭州市余杭區政府近日宣佈,當地原有的29家股份制衛生院除一家轉型為民營醫療機構外,其餘28家衛生院全部由政府財政收回。余杭區當初為何要將基層衛生院一賣了之?而如今,又為什麼要斥資3億元,全面回購此前以7500萬元的價格賣給個人經營的衛生院?

  "甩包袱"甩出的新難題

  2002年至2003年,余杭區作出決定,對原有獨立核算的鎮鄉(街道)衛生院進行股份制改革。通過競拍,29位個人及其股東以7500萬元的總價,買走了原來由政府和集體開辦的全部29所衛生院。

  當時的由於政府投入不足,包括余杭在內的全國絕大多數衛生院普遍虧損,甚至出現了生存問題。"當時,全余杭所有衛生院的收入加起來也只有幾千萬元,至少70%的衛生院面臨虧損,大多數虧損額度在30%以上。"余杭市衛生局局長黃國林説。

  因此,不少地方政府決定引進市場化的手段,一方面減輕包袱,一方面盤活資源。股份改革後機構事業性質不變,經費補助基本僅限于公共衛生項目補助,實行以區鎮鄉(街道)共管、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宏觀上政府主導公共衛生,微觀上股東參與內部管理,政府主要通過花錢買服務方式落實公共衛生等職能並加強監管。"這一做法的推出,在當時有其合理性。"黃國林説。

  改制的確為衛生院的生存帶來了一線轉機。"改制後,大約有1/3的衛生院有盈餘,1/3持平,另外1/3地處相對偏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衛生院仍然虧損。"參股黃湖鎮衛生院的股東朱盛珍説,而且衛生院的贏利絕大多數來自藥品收入。

  然而,更多的新難題隨之而來。余杭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幹偉群對此深有感觸:"衛生院忙著坐診開方子,公共衛生服務人手配備不足,執行力也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投入不足、發展不平衡、再發展能力偏弱、藥品貴、門診均次費用高等問題也一一顯現。"浙江省衛生廳農衛處副處長胡玲説。

  贏利成了股東們最大的動力。為提高經營受益,絕大多數醫生被安排坐診,大藥方司空見慣。當時,衛生院的藥品收入佔到全部收入的80%-90%。為降低成本,股東們普遍不願再投入,幾年下來院舍、設備破破爛爛。為減少人力開支,大量聘請臨時工。勾莊衛生院正式員工50多人,外聘臨時工幾乎與正式工持平。一些衛生院醫患糾紛頻發,群眾滿意度下降,衛生院人才流失嚴重。

  鉅資回購政府想買回什麼

  "通過藥品利潤來維繫生存不是辦法。"2008年,國家的醫改方案仍在醞釀中,但當地政府已經敏銳地嗅到了醫改的方向。

  痛定思痛,余杭區政府決定對出售的衛生院進行整體回購。2008年12月,黃湖鎮衛生院成為第一家回購試點。隨後,在經歷了"收購試行方案、試點、收購補充意見、清産核資、協商、談判"等為期21個月的工作和努力後,政府累計投資約3億元,完成了對28家股份制衛生院的政府收購,剩餘的一家也順利轉為民營醫療機構。同時,政府進行資源整合,形成了一個建制鎮鄉(街道)一家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若干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體化基層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一系列的革新隨之展開。首先,改建和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記者在百丈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這裡由政府出資1000多萬元,新建了建築面積逾4000平方米的新大樓,裏面中心醫療區、預防保健區、健康體檢區、婦女保健區和康復區功能明確。嬰幼兒免疫接種的地方,甚至辟出了一小塊嬉戲區。

  實行收支兩條線,大幅提高基層醫療工作人員待遇的同時,將醫療人員的收入與公共衛生服務的執行情況挂鉤,與藥品診療收入脫鉤,調動了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過去每個月職工收入才1000多元,現在提高到了3000多元,這還不包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費用。護士長孔雲芳説:"過去感覺自己是在為老闆打工,現在是自己想幹事。"清波村村民沈錦芳也感同身受:政府回購後,就診環境明顯改善了,看病花錢明顯少了,社區的醫生下村裏也更勤快了。

  "堅持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領域的公益屬性,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是醫改的本質所在。"浙江省衛生廳副廳長王國敬説,鉅資回購,政府不僅想買回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更想買回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效率和衛生公平,買回全民的健康。

  實現醫改目標任重道遠

  余杭區回購衛生院的行動開展兩年來,付出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代價,取得了令政府、職工、群眾三方都滿意的效果,醫改成效初步顯現。

  遵循不以贏利為目的的方針,大幅度下調藥價,讓利於百姓。以黃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改制第一年讓利42.07萬元,門診均次處方值從2008年的111.64元下降到2009年的83.85元;門診人次卻從3.01萬人次增長到了去年的4.14萬人次。在藥品價格和門診均次費用實現"雙下降"的同時,門診人次和群眾滿意度卻實現了"雙增長",群眾看病的負擔明顯減輕。

  通過公開選拔、競聘上崗,一批年富力強、管理和知識水平較高的人才取代了過去年齡大、知識結構陳舊、以獲利為第一目的的"法人"們,擔任中心主任職務。收入高了,過去留不住人才的基層成了大批醫學院畢業生就業選擇的對象。僅去年就新招大學畢業生100人,委託培養35人。人才隊伍的加強,就醫環境的改善,全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的配備極大地提高了基層衛生服務的技術水平,余杭區農村基層的就醫條件日益和城市接軌。

  雖然在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道路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但余杭區知道,要實現變以往坐等病人上門為主動服務,將服務對象從病人轉向全人群,"需要從體制的變革到機制的創新,最終實現理念和服務功能的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