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郝洪:查處違法用地不應止于行政問責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10: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日前,國土資源部公佈了陜西省戶縣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擴建工程違法佔地案等4起掛牌督辦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處理結果。陜西省政府就違規將基本農田調整為建設用地問題,向國土資源部作了深刻檢查,比亞迪被處以294.66萬元罰款。

  在公佈此4起案件處理結果的同時,國土資源部還公佈了6起掛牌督辦案件,以及另5起違法案件的查處結果。這些案件涉及陜西、四川、江蘇、吉林、安徽等多地官員,涉案官員均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有媒體評價説,國土部掀起了一場違法用地的“問責風暴”。從數量上來看,的確如此。今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已先後多次對包括閒置土地、違法佔地、改變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質等違法違規行為公開曝光、掛牌督辦。2010年前三季度,共有1308名責任人被移交司法和紀檢機關追究責任,比去年同期多174人。

  而倘若從具體處罰形式來分析這一次“問責風暴”,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據國土資源部公開的數據,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1308名責任人中,有976名責任人受到處分或處罰。其中,356名責任人受到行政處分,456名責任人受到黨紀處分,164名責任人受到刑事處罰。也就是説,只有164名責任人受到了司法制裁,其他責任人則為黨內警告、行政警告處分,或行政記過處分等黨紀行政處分。

  之所以如此詳細羅列這些責任人的具體處罰措施,是想弄明白一點——在被定性為違法用地案件中,究竟有多少案件進入到司法程序,有多少人受到相應的司法制裁。這絕不是旁觀者的獵奇。多少官員被法律制裁並不是問責的目標,卻是問責的焦點,因為,只有真正依法懲治,才能讓官員形成依法用地的思維。

  回看國土資源部此次公佈的4起掛牌督辦案件查處結果,包括比亞迪違法佔地案在內,有3起案件均被指為“違法案件”,但是,從目前的報道和處罰結果來看,3起案件中官員均是行政問責,而沒有受到司法制裁。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比亞迪案,涉及龐光鎮、戶縣、西安市、陜西省四級多個行政官員,對這些官員的處理,多是行政記過處分或行政警告。

  違法必究,這是法治社會的準則。問責如果僅僅止于行政問責,或者僅僅止于誡勉談話、深刻檢查、崗位調整,其效果與法律問責相比也許會打一個折扣。

  相較于沉默的大多數,陜西省對比亞迪違法用地案件處理之雷厲風行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是,與人們所期望的“官員問責”相比,仍頗有差距。人們期望的是,這些涉案官員不僅要對上級行政機構有深刻的檢查,還要對民眾有個交代,而這需要司法監督來完成。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違法用地案件並非官員的個人行為。對這些集體違法行為如何處置?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這是違法用地整治必須解決的問題。(郝洪)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