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趙志疆:八成新招公務員“從基層來”有何啟示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2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0月10日,國家公務員局負責人透露,2011年度的國家公務員考錄工作將推出三項改革創新舉措,包括探索從村(社區)幹部、優秀工人、農民中考錄公務員;錄用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的比例將從2010年度的70%提高到85%以上等。(《京華時報》10月11日)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全國行政機關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上,中組部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曾明確表示:“要堅持和完善從基層一線選拔公務員制度,積極探索從優秀工人、農民等生産一線中考錄公務員。”公務員招錄工作的創新改革舉措,毫無疑問是將這種思路落實成了行動。

    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此舉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拓寬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的通道,有利於培養國家機關工作所需要的經驗型、實幹型人才;與此同時,公開公平的遴選機制,有助於基層公務員在平等競爭中向上流動;除此之外,更加暢通的向上流動渠道,將為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的基層公務員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從而激發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從社會效果的角度來看,此舉將有利於實現人才分流——毋庸諱言,面向社會的公務員招考逐年升溫,在多數省直機關崗位炙手可熱的同時,基層崗位卻大多門可羅雀。在此背景下,設置“基層經驗”這樣一道門檻,不僅是拓寬基層公務員出路的制度安排,同時也是實現人才分流的政策導向,有利於鼓勵和吸引應屆畢業生積極面向基層就業。

    實際上,在公務員制度設計之初,並不只限于從應屆畢業生中招錄。隨著大學生的大量擁入,雖然公務員群體的年齡和學歷構成大幅優化,但“三門幹部”的説法也開始廣為流傳——從“家門”到“學校門”再到“機關門”成為許多新公務員的就業路線,缺乏實踐經驗、工作能力不強、服務意識較差等弊端隨之凸顯。

    在現實工作中,困難和問題往往發生在基層,解決困難和問題的方法、經驗往往産生於基層,各項惠民政策最終也要落實體現在基層。相比不接地氣的“三門幹部”,從優秀基層公務員中選拔人才無疑更加便利,也更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可。基於此,完善基層公務員遴選機制、拓寬其向上流動的通道,日漸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

    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共錄用公務員12萬人,其中,省級機關錄用有基層工作經歷人員比例超過60%,中央和國家機關達到70%,此番調整之後,國家公務員在這方面的考錄比例更是一舉提高到85%。對於熱衷於公務員考試的大學生來説,名額的大幅減少恐怕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局面。不過,當公務員本來就不是就業的唯一選擇,學業有長者完全可以另謀高就,有志於公共服務者也不妨先從基層做起。

(趙志疆 原題:遴選基層公務員有利於人才分流)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