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拒赴“巴比宴”也不要那麼理直氣壯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9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記者近日獲得確切消息,巴菲特與蓋茨都已經來了,近日將在京一起出席慈善晚宴。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具體能夠出席晚宴的富豪名單和地點仍是個謎。多家媒體報道,已有一半接到邀請函的中國富豪表示不會去參加這場慈善晚宴。(《北京晨報》9月28日)

  “巴比宴”真可謂一波三折:開頭風光旖旎,國內輿論指望兩位外國元老能振臂一呼、自己人從者雲集,慈善事業風生水起;接著波詭雲譎,裸捐的背景、逼捐的傳聞,硬生生弄成“鴻門豪宴”,一眾富翁唯恐避之不及;再接著是批判式思維,鞭笞國內“慈”場不足、體制機制沉疴泛起,拒絕赴宴有理、拒絕裸捐光榮,甚至大呼慈善不能崇洋媚外——於是大家都松了口氣,“巴比宴”又回到了八卦的層級。

  這些天,大家都顯得頗為理性,為“中國富豪為何拒赴‘巴比宴’”找到很多翔實而鏗鏘的理由,這些理由羅列到最後,就是咱可以理直氣壯地不理會“巴比宴”,或者説都別太把這場晚宴當回事——於是,那些本不打算赴宴的富翁終於可以衣冠楚楚地發聲了,譬如“慈善不等於捐錢”、“把企業經營好也是做慈善”云云。這些話充滿了辯證法,原則上無可辯駁,但仔細推敲一下:不捐物不捐錢,難道慈善靠的是“心有靈犀”?企業經營好了是慈善,個人日子過好了也是慈善——因為不需要國家或他人救濟?那麼慈善就是個人人可以“立地成佛”的玄學?

  等制度建立健全好了再去搞慈善,這話看似理性——遺憾的是,慈善本就是惻隱之心、是悲憫之意,是很感性的東西,屬於道德範疇——它固然需要制度的捍衛與呵護,卻經不起技術層面的稱量與要挾。制度永遠無法完美,但人性可以修補這種殘缺。即便是制度經濟學,也承認非制度因素的強大整合力。捐什麼、捐多少、怎麼捐,制度激勵很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一種近乎宗教情懷的價值篤信。若非如此,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封建年代的慈善義行可以感天動地?為什麼慈善發展程度未必與經濟發展層級成正比?

  關於慈善環境,其實與公權的清廉與否是兩碼事情,不能拿制衡公權的制度思維來界定慈善的可行與不可行。慈善是道德,道德固然要食人間煙火,但道德仍有超功利、超物質的因子——這就好比一個人看月亮,情思綿遠,但這分浪漫不一定是非要華廈美服才能享受。特雷莎有段令人動容的話: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怎樣,你還是要愛他們;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説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做慈善,也許未必會有稅收優惠,也許未必會被鎂光燈投射,也許未必會贏得公眾的口碑——這些固然是政府需要反思的問題,但這些,真是個體做與不做的必要前提?

  拒絕慈善是公民的自由,這自然無話可説;然而,即便我們拒赴“巴比宴”,也請不要那麼理直氣壯,更不要對他人的高調慈善指手畫腳——因為慈善,除了是支撐行動的信仰,更是讓人覺得生活並不那麼赤裸裸的溫情。畢竟,除了吃飯,有時我們還指望靠著她們將日子過得不那麼絕望。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