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衝:中秋將至,月餅也瘋狂?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7日 0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過節不收禮,不收禮啊不收禮,收禮只收。這是大家公認的巨俗卻又效果巨好的廣告,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的一大特色——逢年過節送禮忙。在2010年的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無人舉杯邀明月,也很少有人千里共嬋娟,反倒是節日如何送禮讓人大傷腦筋,沒辦法,誰送禮領導記不住,但誰沒送禮領導記得清清楚楚。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記者注意到了這一點。9月13日該報的“中秋公款送禮,卡券暗藏玄機”一文寫道,在中國大陸節日送禮中,“卡”的學問是很大的,有現金購物卡,也有可提實物的提貨卡,今年北京市場就流行起了陽澄湖大閘蟹的提蟹券。過節送大禮,公款佔多數,《聯合早報》的記者走訪中發現,對於能否開發票,銷售人員回答十分肯定,“提供正規發票,來買的都是回去要報銷的。”

    文章評論道,中國節前送禮風愈刮愈猛,以致中央每年春節前都要向官員、公務員發佈“禁禮令”,但收效甚微。在剛剛結束的教師節,有網民就因送禮風盛行而建議取消教師節。但世風如此,節有何辜。況且收禮、送禮幾成全民行為,又豈僅僅一兩個領域盛行?

    講中文的新加坡人了解中國不新鮮,可美國人對此也心知肚明。美國政治博客網站Huffington Post于9 月6 日刊載克萊門斯的博文。他寫道:“當中秋來臨,每個中國人都想得到屬於自己的一盒月餅,請注意,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得到月餅、送禮;再得到、再送禮,並且假裝很需要、很喜歡。”

    顯然,中秋佳節的浪漫和詩意已經演化為物化的月餅和功利性的送禮,遺憾地是,它蘊含的歷史和文化逐漸無人問津。幸好,《華爾街日報》讓我們想起了一些傳説。該報網站刊載“月餅瘋狂”一文告訴讀者,傳説月餅裏面藏著秘密的紙條,元朝時漢人用它來傳遞信息,準備發動針對蒙古統治者的起義,這些藏著秘密的月餅在第8個月的第15天傳遞,這就是中秋節的來歷。

    我不曉得,到底多少中國人知道這個關於中秋節來歷的故事,如果從一篇外國報紙的報道中才知道這個節的來歷,多多少少有些諷刺,把蘊含獨立精神形成的節日變為單純的送禮節,讓人感覺酸酸的、怪怪的。

    我尤其懷念小時候在院子裏,和家人一起看著圓圓的月亮吃月餅的場景,可如今中秋節變成了月餅節,人們反倒是吃不起月餅。CNN9月9日發自上海的節目説,儘管沒人真的喜歡月餅,可它還是越來越貴。記者在一家月餅店調查發現,去年8塊一盒的月餅是60元,今年漲到了68元,這是因為,去年的天災導致核桃、大豆等農産品減産,價格上漲了25%,月餅也被迫漲價,甚至改用水果、冰激淩、巧克力、蘑菇做餡兒,很是與時俱進。

    CNN説沒人喜歡月餅有些以偏概全,德國就有人因為吃不到月餅而抱怨。德國之聲9月12日的報道説,德國嚴格的海關申報制度,給中國的月餅增添不少麻煩

    今年與往年相比,想往德國郵寄月餅確實有些困難。德國之聲記者電話採訪一名天津的郵政用戶,這名女士表示,今年郵局的管理相對比較嚴格,“今年不管是含糖量高還是低的月餅,都不讓寄,如果有人執意寄,到了國外海關還是給退回來,因為咱們國家的月餅含糖量過高,超出國外標準。”

    德國之聲建議,由於世界各國對食品檢疫都有不同標準,那些中國的食品出口企業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製作出符合國外食品標準和安全的産品?否則,也只能被所謂的“綠色壁壘”擋在門外。

    看來,月餅在瘋狂之餘,更需要一些理性和智慧。(王衝 原題:月餅也瘋狂)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