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麵粉增白劑禁與不禁背後的利益之爭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6日 1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禁與不禁背後的利益之爭

  在這些理據之爭的背後,兩派皆認為最深切的原因是利益之爭。

  全國最大的麵粉改良劑生産商——鄭州海韋力食品工業公司董事長郭士軍是堅定的反對禁用派。郭認為,大麵粉廠之所以要求禁用,是為了打壓中小麵粉廠。因為“一些小麵粉廠使用增白劑後,麵粉的加工技術提高了,衝擊了一些大麵粉廠的生意”。並且,大麵粉廠往往不敢用增白劑,這樣,小麵粉廠的麵粉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南方週末調查發現,大型麵粉廠也並非如郭所認為的不敢加增白劑。北方某大型麵粉企業副總經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只是小包裝,銷超市的麵粉不加增白劑,大包裝銷往城市郊區和鄰近省份的都加。深圳麵粉廠情況相若,總經理楊文軍説該廠大包裝由客戶要求決定,總體有50%加。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亦持同樣觀點。他和郭士軍都是堅定的反對禁用派,郭與陳關係熟稔,稱陳為“陳老頭”。郭士軍所在的鄭州海韋力食品工業公司,就曾承擔《稀釋過氧化苯甲酰》國標的起草工作。與國內其他食品添加劑廠不同,海韋力公司主要生産過氧化苯甲酰,年産值四五千萬元。

  主禁方也因海韋力公司等的介入,指責食品添加劑企業在對食品安全政策施加影響。在數次協調會上,衛生部指出禁用會導致食品添加劑廠破産,員工下崗。國家糧食局某內部人士反對這種觀點:“國內生産的所有麵粉全部加過氧化苯甲酰,它的總價值還未到1億。與國人食品安全相較,這難道是值得國家專門扶持的行業?”

  在主禁方看來,使用增白劑,可能掩蓋一些麵粉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産品質量缺陷,“以次充好”。

  事關食品安全的毒理研究很落後

  其實,無法拿出確鑿的科學理據是雙方的軟肋。

  在中國毒理學會主任委員韓馳的印象中,過去領導的研究室做一項食品標準,要準備數萬份食品,做動物實驗、人群調查,花幾年時間和數百上千萬元,然後才能制訂允許攝量。

  而現在,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學技術室主任霍軍生介紹,衛生部做一條標準只給兩三萬塊錢,“這錢連組織各地專家來開會都不夠”。現在國內的大部分標準是參照國際的,因為自己的研究力量不足。

  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病理學顧問、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系教授李寅增則認為,對添加劑,做單一的毒理實驗是不夠的。因為現代人會同時接觸到多種人工添加劑。多種添加劑加在一起,對人到底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呢?國內這方面做得毒理實驗很少。而國外在這方面的發展非常快。

  中國毒理學會主任委員韓馳認為,“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太多,衛生部招架不住。花幾年做一個標準不太現實”。他了解到,這次三聚氰胺的問題爆發之後,制定標準“基本上是靠參考文件,基本上靠JECFA”,而非嚴謹的實驗。

  李寅增認為這類匆忙制定的標準常是各方妥協的結果,而“不是真正科學的東西”。他舉了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標準的例子,他認為奶粉裏不應有任何含量的三聚氰胺。但是,“有院士認為,牛奶中的少量三聚氰胺可能會從其它污染源轉化過來。他説定含量為零之後,一旦查出來有的話,(奶粉)都作廢,對社會來説也是一個負擔,於是定一個0.2PM的量。”

  主禁方並未因國內缺乏過氧化苯甲酰毒理的研究而卻步。

  2008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馮平提案“儘快出臺新的小麥粉國家標準”,要求通過國家糧食局的小麥粉標準草案。十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簽名支持。

  收到提案後,國標委在當年5月向糧食局等單位稱:“要考慮相關利益部門各自的利益問題,這不是一個部門能定的事。”同時,國標委還向糧食局等單位反饋了衛生部不禁過氧化苯甲酰的原因。衛生部提出,“葉酸,在小麥裏含量不高,可以從肉類、蔬菜等獲取”。

  馮平不滿意,7月7日又給全國政協寫萬言書,特別提到“欠發達地區主要從主食麵粉中獲取葉酸等營養素”。

  因此,7月28日,國標委再次組織衛生部和國家糧食局召開協調會。當場還是未能統一意見。8月13日,衛生部發函國標委,堅持反對禁用麵粉增白劑。

  9月19日,國標委答覆馮平,提出了妥協的方案,其一是在目前添加了增白劑的麵粉和面製品中,強制標識“增白小麥粉”,“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限制和逐步淘汰化學增白劑在小麥粉中的使用”。

  其二是將儘快修訂《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取消過氧化苯甲酰作小麥處理劑使用”。

  馮平對國標委的答覆並不很滿意。馮平認為,小麥粉中禁用化學增白劑,屬“保護人類健康必需的措施”,符合世貿協議,技術實施並無障礙。現行的小麥粉標準已歷經20年,他認為新標準出臺前,應特別徵求消費者和規模以上麵粉加工企業的意見,避免朝令夕改。

  三聚氰胺事件後,在2008年9月24日的全國糧油會議上,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等55家企業,第五次聯名呼籲禁用麵粉增白劑。會後,聯名增加到一百多家。這份呼籲書,預備遞交給國標委。

  隨後,“國標委覺得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10月30日上午,國標委組織主禁方與反禁方再次坐到一起。

  此時,正值國標委要求2008年年底前日完成制定和修訂4000項食品、消費品安全性能要求等標準。三天的會,其他標準都在會上一提就能過,惟有麵粉標準研討會耗時一上午而不能立即解決。

  中國糧食協會小麥分會秘書長趙奕説,商務部、發改委、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都在會上同意取消麵粉增白劑,只有衛生部反對。

  對此,相關專家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中國毒理學會主任委員韓馳認為:“現在要儘早禁止,否則會很麻煩。”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學技術室主任霍軍生認為,應就增白劑問題,儘快對行業與消費者的各類意見作調查,否則會出現“那些加了增白劑的麵粉企業佔便宜,好企業不加了卻賣不出去”的局面。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主任于小冬認為,根本性的改變還需靠消費者,“消費者應停止對‘白’的盲目追求”,否則市場上不可能沒有這樣的産品。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