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規範教師禮儀不是洪水猛獸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5日 1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陳堯

    1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發了一份《給南京市中小學教師15條禮儀建議》,內容涉及形象與舉止禮儀、辦公與教學禮儀兩部分,涵蓋教師的著裝、舉止、教學、社交、網絡等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9月15日《揚子晚報》)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産物和人際交往藝術,既是塑造個人形象的重要手段,也生動體現著個體素質與修養。特別是在國富民強的發展趨勢中,禮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出來,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教師作為“社會人”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當然也概莫能外,理應在“人”的意義上,具備和呈現出禮儀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特徵。

    更何況,“師者,人之模範也”。為人師表的教師更應“身正”、“學高”,積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即便在儀容儀錶、舉止言行上,也應該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從而更好地維護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贏取良好的社會口碑。

    更加關鍵的是,對於學生尤其是中小學學生而言,教師就是他們心中的一面鏡子,是他們崇拜的偶像、模倣的對象。教師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對孩子們具有不容忽視的示範和樣板作用,本質上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言之語”、“無語之教”。在這個意義上,規範教師禮儀非但不是洪水猛獸,反而是職業特性的要求和教育的需要。

    有人認為,教師的著裝舉止等純屬個人權利範疇和興趣愛好使然,外人或公權力無權干涉。這種觀點雖然不無道理,但問題在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社會角色都存在併發展于一定的規章制度、倫理道德、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之中。空泛地談論民主、自由、權利,恐怕只會讓秩序綱常從絕對走向絕對,最後走向“虛無”。教師誠然不是軍人、不是執法者,但教師總得有個教師的樣子,不然如何教書育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指出,規範教師儀錶並不邏輯意味著教師的多樣個性和多元價值,甚至是民主權利將被“秒殺”。事實上,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道理,已經在許多身穿職業裝且嚴格踐行職業禮儀的服務者、執法者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彰顯。

    或許,我們關注和爭論的重點不應是規範教師禮儀的是與非,而應是如何讓良好的教師禮儀真正積澱成一種厚重的歷史文化,代代傳承,並能成為每位教師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一股芬芳。畢竟禮儀之本,在“內”而不在“外”,在平時而不在臨時。無論如何,僅僅靠外在“打扮”,是很難雕飾出教師的文化品味和教師儀錶之美感的。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