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鄭州晚報:壹基金可能中斷,民間慈善何去何從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5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鄭州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談起3年來的慈善公益之路,李連杰曾説:“在我自己心中定位的我,是一個乞丐,是一個全球最大的乞丐。有人説我是裝孫子,我不是裝孫子,我是真孫子。”但即便如此堅忍與艱辛,壹基金依然可能面臨中斷的尷尬。

  壹基金可能面臨中斷,最大的問題是身份不明不白。而身份不明不白也非人力所致,在於目前緊縮而壟斷的慈善體制。誠如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所言:這件事反映出的最核心問題是,在我國,公募基金會都是官方壟斷的,民間想要成立公募基金會是很難的,所以才會有了“怪胎”壹基金。

  壹基金“在月子裏”舉步維艱,成了民間慈善的一個縮影。究其根本,是慈善立法嚴重滯後,官辦慈善形成了壟斷壁壘。譬如壹基金,有關學者稱,要麼繼續打擦邊球,要麼升級為公募基金會,“但在現行的法律法規裏,要實現很難”。是故,與其説我國的民間慈善“在月子裏”,莫若説我們的慈善立法在“坐月子”。

  早在2005年,就有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呼籲內地慈善業應該借鑒香港和國際經驗,加快立法,將慈善事業民間化、職業化。當年年底,我國公佈了未來5年慈善事業發展綱要,其中之一即是不斷完善慈善政策、法律法規。但時至今日,慈善法依然在“坐月子”。

  壹基金的遺憾,是目前民間慈善共同的遺憾。如果太多的民間慈善只能做“真孫子”,民間慈善事業註定永遠長不大。燕農

  張兮兮 圖

  壹基金可能中斷,民間慈善何去何從

  12日晚,做客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的李連杰首次坦言,壹基金計劃可能面臨中斷。節目中,李連杰坦言,壹基金是一個已經生了的孩子,但是沒有身份證,身份和法律結構模糊,這在和他人的合作中會帶來很多問題。(9月14日《新京報》)

  不妨讓壹基金赴“巴比”的慈善晚宴

  在筆者看來,完全應該讓壹基金去赴蓋茨與巴菲特在中國舉辦的慈善晚宴。蓋茨與巴菲特的“慈善經”會給中國富豪一些啟發,更能給中國慈善體制一些啟示:若能如此,現有的慈善體制變革或能跨越“鴻溝”、跳出“鴻門”。

  早有人提出,在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上,“公退民進”就是對公民社會的“慈善”。公民意識的增強、公民責任的自覺、公民理性的成熟,都將是公民社會發展並走向成熟的力量。消除慈善體制性弊端,可以實現雙贏。其一,政府逐步從慈善事業中“退出”,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節省更多的行政成本,做自己“有限責任”內的事。其二,讓慈善根植於民間沃土,儘快長大。在慈善事業上,政府要做的是制定政策,讓民間慈善獲得“新生”,讓富者的財富向慈善“轉移”。王旭東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