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力言:工資變成飯票 “血汗金融”作怪?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3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工資變飯票,是不折不扣、貪得無厭的“血汗金融”。在市場、法治和道德環境都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的制度和監管,都理應為這些揮汗如雨、勤勞質樸的人們想得更多、做得更多。

    在武漢多個工地,農民工每月只能領到10%到20%的現金工資,其餘有一部分變成飯票、錢票。在各個工地內,一“票”在手,吃飯,抽煙,喝酒,購物,似乎無所不能。工資變飯票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面對質疑,有工地負責人稱,讓工人們領飯票是一種借支。把賬一算,原來在借支過程中,工人的月工資被分解成現金、飯票錢票兩部分,而兩者之和遠遠小于應得工資,通過這種“制度設計”,無形中把工人的一大部分工資堂而皇之地拖欠下來。借支的結果是,在這些工地上,工人每月被拖欠的工資少則一兩百,多則幾千塊。對工人來説,每月被拖欠的工資越多,年底拿不到全額工資的風險越大。而年底無法兌現工資這種事,在武漢市不止一次發生。

    由此看來,借支只是藉口,工資變飯票不過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山寨版“金融創新”。這種“創新”的“特色”在於,它既控制了農民工的收入預期,又通過形同廢紙的票證、看似寬鬆自由的持票消費,力圖榨幹農民工目前到手的一點“甜頭”。

    對工地老闆和建築企業來説,拖欠工資既利於控制農民工,又能空手套白狼獲得一筆流動資金,用農民工的錢去投資生利;發放飯票、錢票則能刺激“內部消費”,從工人身上再賺一筆。真是既開源又節流,一箭多雕。其實質是,挖空心思,巧立名目,蠶食侵吞農民工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可見,工資變飯票,是一種不折不扣、貪得無厭的“血汗金融”。

    《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建築工地拿代金券當工資,一方面違反了勞動法對工資支付方式的規定,另一方面也有擾亂金融秩序的嫌疑。然而,就是這種既有違公平正義、又觸犯國家法律的代金券,竟然在武漢許多工地成為“硬通貨”,面對多次舉報和種種問題,有關職能部門卻表示,“第一次聽説”。這種冷漠和遲鈍,也從一個細節透露出這種“血汗金融”得以瘋狂生長蔓延的社會環境。

    國際金融危機,讓全世界領教了瘋狂的金融衍生産品的厲害。錢票、飯票雖小,其逐利本質相同。在暴利鼓動下,資本可以冒上絞架的危險,也能激發出各種缺德損招。可以想見,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法企業和建築商人還會絞盡腦汁搞出一些損害農民工權益的新“創意”。在市場、法治和道德環境都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的制度和監管,都理應為這些揮汗如雨、勤勞質樸的人們想得更多、做得更多。

(李力言 原題:工資變飯票是血汗金融)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