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冉彪:深圳特區三十年:我們有何新期待?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09: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9月6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週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經濟特區的發展建設成就。胡錦濤説,興辦經濟特區是中國共産黨和國家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的一個偉大創舉。

    深圳是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一個奇跡。自1980年創立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在社會、經濟、行政等各領域體制改革中都勇敢地充當了改革的排頭兵,創造了多項第一,為中國內地的改革起到強大的示範效應:敲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的第一槌;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張股票;率先引進外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率先推行招聘錄用、競爭上崗、合同用工;率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率先建立和完善政府、單位、個人共擔責任,權利和義務相統一,覆蓋戶籍和非戶籍員工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率先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率先大膽“引進來”、“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與合作;較早地從改革入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5年全面徹底完成全市的城市化工作,成為全國內地第一個沒有農村和農民的大城市……國有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文化體制、醫療衛生體制、教育體制改革也都取得重大進展。

    深圳是中國對外經濟政策的一個窗口。深圳不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樣板,也是鄧小平同志所説的“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和“技術的窗口”,一方面它發揮了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的窗口作用,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中國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平臺。正如有關學者指出,“經濟特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哨,自成立以來已經引進了大量的外國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慷慨無私地把先進科學和技術傳遞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圳在其中發揮骨幹和戰略支撐作用,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中國對外政治經濟政策的題中應有之意,能不能做到“慷慨無私”,可以説是用事實來檢驗中國的發展是不是和平發展,是不是謀求為建立一個持久和平的和諧世界主張真實性的核心檢驗指標,是中國區別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核心檢驗指標,當然也是深圳能不能抓住推動自身發展的新機遇和新使命,從而真正發揮中國對外政策窗口作用的核心檢驗指標。

    深圳特區建設的成功經驗召示中國力量。“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呢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這是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同志對廣東省負責人提出的要求。是的,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遠見卓識,也是中國共産黨人特有的政治智慧,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充分展示。小平同志擲地有聲的南方談話還在我們耳邊迴響:“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有道是,經濟特區是中國共産黨人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特區建設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發展了社會主義本質論,為解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成功經驗。特區建設實踐證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完全可能,而且具有光明前景。創新是特區的風格,是特區的靈魂,是特區的動力之源,經濟特區建設中理論和實踐創新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

    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發揮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的新要求,深圳有望在“爭當科學發展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自主創新領先區、現代産業集聚區、粵港澳合作先導區、法治建設模範區,強化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設國際化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中再立新功。我們衷心祝願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的深圳能夠創造出無愧於黨、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