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紅漫:低工資時代已難再沿襲下去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3日 08: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8月份富士康在鄭州的工廠開始運作,據報道,其員工待遇與深圳公司相差不多。與此同時,近期國內多個省市相繼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而中華全國總工會稱,今年將有27個省市計劃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內部市場機制和外部勞動保障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的“低工資時代”正在宣告終結。

  事實上,我國一直遵循的是不均衡發展戰略,體現在兩方面,即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與要素報酬不均衡。前者導致東部沿海地區收入水平遠高於中西部地區,後者則導致勞動力收入水平長期低於資本投資回報率。從不均衡發展向均衡發展是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的必然趨勢,無論市場內因還是政策外因都應該去助推這一趨勢。

  以富士康為例,其內地本部所在地的深圳,200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44.52元,但在鄭州,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7117元。如能像媒體報道所言,鄭州公司員工月薪在2500~3000元左右,就意味著鄭州員工的收入水平與深圳市民已經相差不多了。

  無須諱言,富士康公司內遷以及收入待遇的變化有其個案特徵,但筆者認為不應因此而低估其中的樣板意義,主要理由如下:其一,儘管整體國內勞動力供給依然充分,但是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劉易斯”拐點的出現是必然結果。學界對於“劉易斯拐點”出現的具體時間不乏爭議,但是季節性的“用工荒”已經多次在中國出現,表明市場供求關係已出現變化。

  其二,經濟發達地區勞動力訴求日趨多元化,在經濟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精神層面和社會地位訴求將會提升。但是在既有戶籍制度和住房體制制約下,製造業企業難以滿足這些訴求,由此倒推企業選擇內遷,並將此類員工利益訴求提前作出考慮和安排。其三,這也有助於解決區域經濟不平衡問題。一些龍頭企業的高福利待遇將直接影響當地的收入標準,並最終推動區域間工資待遇水平的一致化。

  當然,也有聲音認為,國內勞動力收入提升過快會侵蝕企業利潤、傷害經濟活力,但這樣説有些站不住腳。統計顯示,中國工人平均每小時的工資只是韓國的5%,巴西的17%。即使工資大幅增加,仍是全球勞動力性價比最高的地區之一,加薪不會影響製造企業的産品競爭力,反倒會培養更廣闊的市場。

  至於經濟活力問題,筆者認為,“騰籠換鳥”才是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戰略,以現代服務業替代製造業是必然趨勢,這樣就可以避免勞動力成本增長造成的潛在傷害。而在中西部地區,現代製造業建設初期的商務成本並不高,因此企業完全擁有提高工資待遇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可以通過財稅優惠政策等措施,尋找實現工資待遇提升的制度化空間。

  真正需要形成的共識在於,中國的“低工資”發展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無論是政府部門、企業還是勞動者,都應該付出努力或者強化訴求,最終實現發展模式的嬗變。就此邏輯而言,“低工資時代”的終結是歷史的必然。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