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敏:你正被國家治理著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9日 08: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我國將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這次目的是查清2000年以來中國人口數量、結構、分佈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本次人口普查,全國財政投入將達到80億元,有600多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參與。

  人口普查是幾乎所有現代國家的常規動作。關於人口普查,有兩點可能有共識:一是必須要進行人口普查;二是普查要盡可能精確。沒有這兩點,現代國家將無法展開治理。但古代國家未必如此。

  中國古代王朝,人口普查有時做,有時不做,做與不做沒有今天這般嚴格的時間規定。人口數據即便不是一筆糊塗賬,至少不夠精確,各種説法和數據都有。一方面,這是因為古代不是數目字管理。另一方面,人口數據並不總是那麼重要,古代國家治理可以不依賴準確的人口而進行,有時候數土地比數人頭更重要。

  舉個例子,清初承明制,有黃冊和魚鱗冊,黃冊登記人丁,魚鱗冊登記土地。後來清代實行“攤丁入畝”,國家徵收稅賦依田畝土地而非靠“人頭”,於是黃冊的重要性大幅下降,統計編修工作廢弛,最後就不再編黃冊了。清中期人口出現了不正常的暴增,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與上述政策有關,因為民間不再需要刻意隱瞞人丁了。

  人類歷史上,黃金、實物、土地都成為過國家治理的重點。人口作為一個重大經濟和政治問題,始於近現代。近現代國家逐漸意識到,人口是財富,人口是資源,人口增長與其所需資源之間需要一種平衡,一切國家級的社會政策都以人口而展開。國家治理面對的,不再是臣民、國民或者人民,而是人口。

  統計人口不僅僅是統計一個國家到底有多少人。我們常説中國有13億人或者14億人,事實上國家人口不可能精確到個位數,這通常是四捨五入的結果,比如我們有13億5千萬人,四捨五入便可説成是14億人。這表明,現代國家治理更關心的,不是單純的人口數字,而是人口普查揭示出的其他狀況,比如出生率和死亡率、平均壽命、生育率、國民健康狀況、疾病的分佈、飲食與居住等等。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已經在進行,登記內容包括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遷移流動、婚育、死亡、住房等,這些內容幾乎是一個人所有的基本信息。掌握這些信息,國家可以準確地定位一個人。事實上,這些信息有許多屬於個人隱私,這些隱私不必向其他人或組織敞開,但必須向國家開放;一個人可以對他人維持一種隱秘狀態,但個人對國家沒有秘密可言。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現代社會中一種“不自由”。

  我不認為人口普查只有一種單向的有用性,即只對國家有用,而個人不得不被動地提供國家需要知道的信息。某種程度上説,現代個人也需要被國家“普查”到。這意味著,個人必須進入到國家的視野,不然對於國家來説,“這個人”是不存在的,不僅生活不能正常開展,會遇到許多障礙,一個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服務方面應享有的權益也得不到正常實現。

  對今天大多數人來説,國家治理,或者説政府治理,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人們經常談論它,但很少有直接的感受、具體的形式,倘若有一天普查工作人員找到了你,你被告知要如實提供個人信息,那麼就該能明白,你我正被國家治理著。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