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曲哲涵:“國際化”城市多掂掂民生賬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2日 1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從今年起,某大城市計劃用10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該市有關部門近期出臺的“大城市”戰略規劃中,既有城市規模、基礎設施、人口數量、經濟總量等“硬指標”,也有市民文明程度、文學素養等“軟標準”。比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認500個繁體漢字,能説900句英語,還能誦讀唐詩、宋詞、外國名詩;此外,8成以上的市民得熟悉旅遊景點的歷史掌故並能用英語向國外遊客介紹。

    為吸引外國人士前來旅遊、投資而建設“大城市”,願景可以理解。然而,由於這一宏偉的規劃頗具“為發展而發展”、“為國際化而發展”的色彩,規劃中又較少涉及民生福祉,公佈後引來一片質疑。

    城市的發展為了誰?當然是為了老百姓。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也明確要求將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發展的引擎之一。發展城市,無論是目的還是手段,物質改善或文化追求,都應立足民生。而“大城市”有關市民學英語、認繁體字的設想,顯然並未慮及民生實際,説其“擾民”,恐怕也不為過。

    “倉廩實而知禮節”。若普通百姓還在為生計奔忙,讓他撂下手中的生計,去誦讀普希金的詩篇,恐怕不太現實。如果大家生活富裕,而政府又提供了完善的文體設施,閒情雅致自然成風。再看,進城農民工“接受培訓後優先發放暫住證”,又會滋生多少尋租行為?鉅額的財力物力,與其用在打造、督察“禮儀形象”上,不如花在提升居民養老、醫療、教育水平上。在大拆大建“大城市”的過程中確保居民安居樂業,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不必為政績工程埋單,應是地方政府首先考慮的問題。

    “國際化”源於自信而非迎合。盛唐時期,萬邦來朝,“逾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於三萬里;宋時泉州千船萬帆,商客雲集。”可見,城市的國際化,不是遵循什麼藍圖大興土木,而是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綜合結果。積累而非急功近利式的發展,立足自身繁榮而非迎合他人口味的發展,使我們的“國際化”底蘊深厚,雍容自信。這些,當為今人所鑒。

    這些年,聲稱走“國際化”路線的城市越來越多。據統計,早在2005年國內就有183個城市規劃建設國際大都市,結果留下不少荒涼空曠的廣場、市場甚至“鬼城”。探究原因,與貪大求洋、政績情結、地方利益不無關係。遏制這種勢頭,還得完善幹部考核機制,弘揚正確的政績觀;還需主管部門在審批規劃時,多掂掂民生賬。

    讓老百姓高興,比縫製一件光鮮的“國際化”外衣,更有意義。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