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122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民意監督理當成為反腐的重要力量

作者 鄧子慶 2012年01月30日 07:16

記者日前獲悉,今年最高檢對於國家工作人員利用社會管理權力實施的貪污賄賂案件將進行嚴查,並且將著重增加社情民意收集,充分了解民生 民情,增加對案情犯罪信息的偵查,特別要重視網絡輿情,提高發現犯罪的能力。(1月29日《京華時報》)

一直以來,黨和政府都把反腐倡廉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從近年來“兩高(最高法、最高檢)”報告來看,職務犯罪的人數仍呈上升狀態 ,公職人員貪污腐敗的現象並未得到非常有效的遏制,這無疑值得反思。

毋庸置疑,導致出現腐敗的根本原因是對權力監督不足。現有的反腐制度主要是通過紀檢監察機關對權力進行監督,然而面對日益複雜、多樣的 腐敗手段,僅僅通過體制內的力量進行監督,能起到效果肯定是有限的。現有的反腐機制未能充分起到遏制腐敗的作用,這説明,一方面,現有的預 防和懲治腐敗制度還需要不斷完善;另一方面,還需要探索新的途徑,建立完善多層次、立體的反腐機制。“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 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發揮民意監督權力、打擊腐敗的作用,理當成為反腐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民意對腐敗的監督形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公民監督,主要是公民通過批評、檢舉、揭發等方式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權力行使行為的 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行監督。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社會主人”對“社會公僕”的直接監督。二是輿論監督,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採取多種形式,表 達和傳導有一定傾向的議論、意見及看法,以實現對政治權力運行中偏差行為的矯正和制約。三是社會團體監督,即各種社會組織和利益集團對國家 機關和公職人員的監督,是通過對話、請願等形式,構成了對政府管理活動的監督。

無數事實證明,民意監督在反腐歷史中是很有效也很關鍵的監督形式,如天價煙局長、香艷日記局長等——民意監督是一種非權力型的監督,具 有公開性和廣泛性,能給被監督者造成威懾,並引起社會公眾的重視,有利於職能部門順勢依法介入,預防、打擊腐敗。曾有學者總結:民 意監督的威力容易實現最大化,通常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典範作用;監督面最廣,不受地域、行業、領域限制;干預最為迅速,網絡、媒體等 可在數小時到數日內産生監督效果,這是其他監督形式無法比擬的。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歡迎民意監督權力的,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主動創造條件讓民意進行監督的。事實上,在一些地 方,涉及監督的新聞發不出來、帖子被屏蔽、網民被通緝等現象時有發生,正因為這些阻力的客觀存在,不少“民意”對於身邊的腐敗現象往往呈現 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這提醒我們,各級地方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深刻地認識到,“當前,我以為最大的危險在於腐敗……消除人民的怨氣 ,實現人民的願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

“只有人人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負起責任,才不會人亡政息。”

總之,各級政府應越來越看重民意監督的作用,有必要出臺相關的規範文件,完善民意監督機制;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舉動就是,政府要 不斷增強自身透明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民意有處監督,進而使民意成為政府工作的指引,真正打造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廉潔型政府。

最新文章

留言板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責任編輯:魯楊熱詞:民意監督 反腐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紀檢監察

打印 | 我要糾錯 | 複製鏈結 | 轉發郵件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網 i貼吧 開心網 QQ空間

專欄作家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肖鋒:《新週刊》總主筆、《財經郎眼》常約嘉賓、擅長社會趨勢營銷

此“帽”應為美國戴

此“帽”應為美國戴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19期:城市水災自救指南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第318期:高招“男女線”,區別對待一定有錯?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第317期:暴雨天災亟需治水之道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第316期:呼籲停發新股不是提振股市之道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第315期:刑訴法修改,“不得強迫自證”有何意義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第314期:研究生就業難源自高校盲目“研究化”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第313期:實體書店,也許再也沒有春天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第312期:富豪“選妃式”徵婚美滿了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第311期:“刻章救妻”的悲劇如何避免?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第310期:天價“地王”為何不是“孤家寡人”?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