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胡樂樂:恢復農村學校是實事求是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7月24日媒體報道,教育部日前公佈了《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我國將通過專項規劃和督察,著力解決學校撤並帶來的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等突出問題。針對“盲目撤並”,徵求意見稿提出規範要求:多數學生家長反對或聽證會多數代表反對,不得強行撤並;已經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保證孩子們“就近上學”。

  10年來,各地一窩蜂地撤點並校,使農村教育生態日漸脆弱,許多現實問題浮出水面:孩子們上下學路途遙遠,寄宿制導致低年級孩子心理問題頻發,學校撤銷造成鄉村文化斷裂和凋敝等。這些問題及其解決辦法,經由媒體的深入報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學者的調研與強烈呼籲,現在終於體現在教育部的官方文件裏了。

  恢復農村學校和教學點,農村孩子又可以在家門口上學了,這對他們及其長輩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今年“六一”前夕,湖南湘西武陵山區的村民就向在當地考察的溫家寶總理反映,“學校離村子遠,接送很不方便。孩子太小,每天早出晚歸,來回要走兩三個小時。”溫總理隨即指出:“學校調整佈局要實事求是,從農村實際出發。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上學路途、安全等問題,建立或恢復一些農村教學點,不要讓孩子們的精力都花在路上。”

  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外出務工人員大量增加,農村適齡兒童越來越少,撤點並校能提高政府教育投入的産出和效率。但是,在教育這樣上涉國計民生、下關千萬家庭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不能用數字化、概率化的宏大敘事,遮蔽任何一個適齡兒童的真實需求,擠壓任何一個家庭的基本權益。孩子數量少不代表就應該被忽略,堅持在村寨和邊遠農牧區辦好學校或教學點,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已開始著手恢復遭撤並的農村學校。比如,今年年初,江蘇省徐州市重新研究完善農村中小學佈局規劃調整方案,決定新建一批農村中小學,恢復部分被撤銷的學校布點。新疆也決定進一步優化農村中小學校點佈局,恢復已經造成學生失學、影響入學率或交通不便的邊遠農牧區學校和教學點。這些政策與實踐已經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期待這些地方探索與教育部的規劃良好互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權決定在哪安放自己的書桌。

熱詞:

  • 農村學校
  • 教學點
  • 學生失學
  • 農村中小學
  • 六一
  • 班額
  • 教育部
  • 適齡兒童
  • 農村義務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