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馮創志:決不讓“唱危論”左右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歐債危機愁雲未解,西方機構又把悲觀目光投向中國。其中頗具權威的花旗銀行稱,中國經濟已走到30年最危急時刻。此論一齣,立馬遭到中國經濟界質疑,有專家提醒要看清唱危中國言論背後的利益企圖,不要落入陷井;還有專家指出,西方“看空”中國的落腳點還是速度,他們很可能希望中國為提速而出臺更多利好政策,從而使投機資本獲利。(7月7日 人民網)

  筆者認為,中國專家這個提醒更令人眼前一亮。

  中國目前經濟確實出現某些困難,正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所言,中國經濟增長略顯疲態。其中,在不到一個月內央行二次降息突顯中國經濟的嚴竣。一方面,宏觀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下行態勢較為明顯;另一方面,微觀主體企業景氣度不高。據匯豐銀行最新公佈數據顯示,6月以來製造業採購經濟指數(PMI)僅為48.1,創7個月新低。而鋼鐵、水泥、煤碳、電力等行業數據十分疲弱。

  應該説,中國經濟出現某些困難既有全球經濟大氣候影響,同時也是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結構不優化累積的矛盾暴露結果,需要辨證分析,保持頭腦清醒。

  筆者認為,面對中國宏觀經濟持走弱的形勢,更需要堅定不移調整經濟結構。今年以來,中國各地刻意調整經濟增速,特別是打壓投機性房地産,旨在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儘管中國經濟已經連續5個季度呈現增速回落的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GDP增速的預期目標調整為7.5%,當前經濟增速的放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應該正視,近些年來,一些地方房地産成了主業,過度開發房地産表面上拉動了經濟繁榮,但過高的房價既造成了經濟畸型扭曲,也影響了社會穩定。對此,國務院再次強調抵制房地産投機投資性。7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調研時就強調,國家房地産市場調控仍然處於關鍵時期,調控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堅定不移做好調控工作。把抑制房地産投資投機性需求作為一項長期政策(見新華社2012年7月7日電)。這表明,對於房地産,中央政府頭腦是清醒的,抑制房地産投機投資性不是一時之舉,而將是長期的政策,中國政府將一以貫之抓下去。應該指出的是目前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變通”的鬆動政策,並且已經有銀行表現銀根鬆動的跡象。一些財大氣粗的“炒房團”在某些城市呼嘯而過,成為當地房地産開發商以及地方政府的座上賓,但他們在所到之處投下的購房大單,基本上都不是為了自住,而是對當地房地産市場的一次投機性炒作,它的直接效果便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地房地産市場的人氣,拉高了房價,使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者更無法承受。很顯然,對於這種投機風潮的形成,房地産開發商有責任,地方政府負有更大的責任。房地産市場的狀況告訴我們,投機性購房一旦形成潮流,勢必會造成房價高企,從而威脅到保障性住房的正常發展,影響民生福祉。因此,要想把房價控制在合理位置,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是當務之急。

  表面看,中央政府打壓投機性房地産給某些地方經濟帶來某些困難,比如地方財政收入會減收;比如,給建築、建材、運輸等行業帶來某些影響。但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利益出發,抑制過度房地産對於促進經濟協調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地方作出調整經濟結構的決策,有力地促進經濟結構良性發展。

  中國經濟出路在製造業。近十年來,中國事實上已成為全球生産製造業基地和出口基地,中國進出口總額持續上升。但也應看到,中國製造業還處於世界的低端,惟有提升製造業才能提高競爭力,這是中國的弱項,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

  話説回來,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經歷了異常的曲折與艱辛。在這個過程中,被唱褒被捧殺已成了西方某些媒體人士的慣用伎倆。唱衰也罷,捧殺也罷都不要緊,重要的是國人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善於和敢於看到自身不足,努力克服不足才能在世界經濟大潮中穩穩地航行,引向勝利的彼岸。

熱詞:

  • 經濟結構
  • 投機性購房
  • 炒房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