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別讓幼兒活在“應試比拼”的悲劇下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17: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秦妍

       對於越來越多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來説,“上小學啦”再也不是一句輕鬆美好的話語。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這場被稱作“幼升小”的戰爭。

       隨著升學壓力的不斷加劇,應試競爭已經從小學階段下移到了學前階段。家長們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升小學開始,就衝刺實驗班、重點班。更多的孩子進入“更能教知識”的學前班,更多的小學招生幼兒時,變相推出各種考試,拼音、漢子、邏輯、算數水平等都成了考查幼兒教育水平的硬指標,有媒體指出,“幼升小”的考試難度已經直逼高考。

       孩子的童年本應是多彩、自由、充滿詩意的,但各種提前而至的知識比拼給他們的童年蒙上了濃濃的應試色彩。儘管教育部一直禁止“任何形式的幼升小考試”,並在今年5月份發佈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詳細指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知道什麼,做到什麼,要求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但“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和超水平的“幼升小”考試並未就此降溫,反而越考越過火。“幼升小”戰爭的升級,不僅破壞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違背了幼兒教育的“本真”,更剝奪了孩子本應有的快樂童年。

       各種學前班、培訓班和小學擇校的火熱,與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不可分割。為了能讓“孩子”拔尖,家長們不惜“拔苗助長”,過早的讓孩子投入到“應試考試”的比拼大軍中。而升學過程中的連鎖效應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家長“從小抓起”的無奈。好幼兒園是通向好小學的橋梁,好小學又成了好初中的定向招生對象,好初中又是通向好高中、好大學的捷徑。當“比拼”成為當下普通現象,“超水平”成為小學教育的現狀,那些即便堅持讓孩子順其自然成長的家長,在孩子入學時也遭遇到了幼小銜接的尷尬,甚至被“重點”直接拒之門外。在重重“好”的壓力下,孩子們過早地背上了“應試比拼”的重負。

       各種“拼好”的背後,是一場搶佔優質資源的暗戰。“幼升小”戰爭的升級,歸根到底還是源於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學校區域分配的不合理、硬體設施和師資力量的懸殊造成了學校之間的不平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必然導致家長們的擇校,從而導致公辦學校學位資源和名額的緊張。

       此外,職業教育的缺失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相比國外,我國的職業學校並不被家長和社會認可,職業教育也是幼兒教育缺失的一個環節。國內更多的家長和企業看重的是學校的好壞和學位的高低,而國外企業看重的則是技能,家長看重的更多是孩子的興趣。國外的家長一般會培養孩子從小的興趣,根據孩子的愛好和能力為他們選取學校,而不是一味的擁擠“重點”的門檻,將“大學”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在這種教育思維下,德國的職業教育實際上在孩子“小升初”時就已經開始了第一次分流。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本真、從容、快樂的,我們不能一味用成人世界的標準去衡量和改造孩子,卻忽略他們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和興趣培養。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以兒童為本位,變應試考試為興趣和能力考查,才能讓他們走出“應試比拼”的悲劇,還幼兒教育一片“本真”的天地,給孩子一個屬於他們的快樂童年。

熱詞:

  • 幼兒教育
  • 應試教育
  • 應試比拼
  • 幼升小
  • 教育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