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謾罵詛咒換不來“尊老愛幼”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1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張楠之

       日前,一段公交上老人與小夥對罵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該老人因小夥不讓座便罵其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同時稱“是人民養你的,讓政府來教育你!”詛咒其“不到我這個年齡就被別人搞死了”。而小夥針鋒相對回罵老人“腦子有病”。雙方你來我往引起其他乘客不滿。(6月14日《現代快報》)

       公交車的車票與座位不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所以,公交車上的座位遵循的是先到先得的原則。只要有空位,任何購票上車的人都可以坐,而任何其他人對於先行坐下的人都無權要求其起身讓座——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即使是車上的“老弱病殘孕”專座,雖然一般都在顏色上予以了區分,但也沒有任何一項法律法規禁止非“老弱病殘孕”人員坐那些座位。

       也就是説,公交車上讓座與否,是一個純粹的道德問題。“老弱病殘孕”專座的標識只是給坐在這些座位上的非此類人員一個明確的規勸和提醒,並使其在拒絕讓座時面臨更大的道德壓力,但是讓與不讓仍然是一種自主的選擇。如果有人寧願承受壓力而不讓座,或者對道德壓力無動於衷,其他人也無可奈何。

       對不讓座者進行道德譴責的前提之一是,你必須確認被譴責的對象自己不屬於“老弱病殘孕”之列。實際上,很多時候,這恰恰是又一個難題。比如,有些“病弱”的人坐著時很難分辨,懷孕初期的人並不顯懷,甚至有些殘疾人坐著時也分辨不出來。更何況,很多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在公交車上打盹或發呆,也有可能對站在身邊的“老弱病殘孕”乘客“視而不見”。

       在“尊老愛幼”之類的觀念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之後,個別身處被“尊”被“愛”之列的“老弱病殘孕”人士,卻憑空多了些優越感,將自己弱者的身份當作了對別人進行道德譴責的資本,以至於在公交車上強行要求別人讓座,甚至對他人肆意謾罵的現象時有發生。

       實際上,“尊老愛幼”不僅是對非老非幼者而言的,也有著對老者幼者的要求,即,其他人對老者幼者應“尊”、“愛”,而老者幼者也應做一個值得“尊”和“愛”的老者和幼者。新聞中這位對不讓座者肆意謾罵的老者,實際上就是一種“為老不尊”,是“挾老以令年輕人”。

       讓座者可以通過別人的讚揚、被讓座者的感謝或自己對自己的肯定獲得滿足感,而被讓座者則有向對方表示感謝的道德義務。但是,這一切都是非強迫性的。既然讓不讓座是一個純粹的道德問題,那也就意味著,讓座值得讚揚,不讓座卻不應被譴責。否則,一概地進行道德譴責有時候本身就會面臨道德困境。更重要的問題是,譴責不等於謾罵,而謾罵也絕非譴責。一個風氣良好的社會,需要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一個“尊老愛幼”的車廂,則需要讓座者與被讓座者的共同努力。

熱詞:

  • 尊老愛幼
  • 讓座
  • 公交車
  • 老幼病殘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