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何小手:網絡營銷光有知名度還不夠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07: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道德話題總容易觸動網友的神經,最近武漢一位保潔阿姨趟水背學生的照片傳到網上,當事學生受到網友指責。投票顯示,34%的人認為現在的學生太嬌氣,而45%的人表示忍不住要説髒話。而此後更多細節披露出來,據媒體報道,這名學生是由於腳傷不能趟水,於是,此前被視為“好心做壞事”的保潔阿姨又成為典型的道德先鋒,據説華中師範大學將表彰她。網絡暴力已經成為重要的網絡文化現象,不僅表現在匿名帶來的掐架便利,還體現為虛擬的環境賦予每個人一件道德外衣,人性中的惻隱之心與當前盛行的弱者關懷結合在一起,造就了網絡中的主流道德觀。

       網絡充滿著江湖義氣和人文關懷,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降低了做好人的門檻,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大量未經證實的反映道德頹勢的照片容易獲得傳播,並且動輒就使用類似“有良知的人就轉發”的傳播套路。如果説轉發體現的是“鼠標上的良知”,那麼,這些天網友捐助魯若晴(網名)則是奉獻“鍵盤上的愛心”。這個席捲新浪微博的愛心行動,據説有近萬人慷慨解嚢,籌得了100萬的捐款。這樣的愛心行動儘管有其感人的一面,但是,它過高的響應級別也令人思索問題的另一面:一來,當事人依靠事件影響力從而獲得幫助的事實,是否會觸發一種“把事情搞大”的營銷衝動,另外,動輒就捐款的愛心行動,是否會透支公眾的愛心。對於普通人而言,面對頻繁的網絡獻愛心行為,就有必要做出愛心規劃:你是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道德水準出眾的好善樂施的慈善家,還是依靠公民意識覺醒,和其他人一起守護社會底線的普通公民?

       在法國學導演卻説不出一部法國經典電影的名字,學社會學卻不了解一位法國社會學大家,出於自卑抑或驚嚇,面試者暈倒在節目現場,主持人斥其“表演”,這是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中的情節。5月30日,著名IT人士李開復在其微博發起實名抵制《非你莫屬》活動,認為節目頻頻鄙視求職者,傳遞負面職場文化,投票中,94%的網友選擇抵制該節目。在其投票選項中,李開復希望該節目道歉並整改。6月1日,《非你莫屬》當期面試BOSS文頤旗下的網站被黑,黑客提示:當錯誤被人指正的時候,不該是逃避,而應該是勇敢地面對。充滿噱頭甚至有辱當事人尊嚴的電視節目,有網友斥其炒作,網絡營銷行為一味追求知名度而忽視美譽度,這種現象已成為網絡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深思。

       兒童節期間,一部名為《戚繼光英雄傳》的所謂動畫“巨制”遭遇網友吐槽,6名大學生模仿製作該電影預告片,表達對這部動畫片的憤慨。《戚繼光英雄傳》被斥為“f1ash水平”,看過的網友的“推薦”理由是:絕對能讓你笑出內傷,刷新了動畫電影的底線。網友感慨“兒童節上映的千萬級動畫大作得在網友面前跪了”,無數圈內人士直呼“為國産動畫雪恥”。網絡中的動畫愛好者是典型的小眾愛好群體,動畫“巨制”遭遇吐槽,而且憑藉的是真刀實槍的作品,正如網友所言,“中國動畫不缺人才”。

熱詞:

  • 道德話題
  • 網友
  • 網絡營銷
  • 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