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徐立凡:招投標改革,鐵路要當好“探路者”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鐵路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的每一步,都將為公共資源管理改革積累經驗

  繼向民間資本開放投資領域後,鐵路系統改革再出新政:6月前,鐵道部所屬18個鐵路局(公司)管理的工程項目將按照屬地或授權原則,分兩批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這是我國鐵路工程招投標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

  過去,儘管從規定上看鐵路工程的招投標從標準到程序都很嚴謹,但事實上,與鐵路系統行政隸屬關係、産權關係或決策關係密切的企業,往往會成為招標工程的勝出者,其他有資質的社會企業只能扮演陪標者的角色。這種局面,讓審核和競標應遵循的市場原則、低價優先原則大打折扣,既大大降低了投資效率,還留下了巨大的尋租漏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鐵路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源自鐵路工程招投標的問題隨之擴大,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了鐵路事業的整體發展。

  鐵路工程建設,既事關政府投資效率,也事關區域經濟發展,還事關重大公共安全,必須對權錢交易、明標暗定等進行有效治理。鐵路工程招投標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不僅有助於通過招投標的透明化在源頭上防止腐敗,有助於民間資本在公平原則下積極進入鐵路投資領域,而且對於破除現有的部門權益格局、推動鐵路系統的政企分開,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當然,鐵路工程在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其實也對地方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鐵路建設的專業性、高科技性和管理性要求,決定了對中標企業的特殊要求。如果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交易規則不能達到高度市場化、透明化,那麼從地方企業的市場考量出發,鼓勵地方企業與鐵路專業企業進行充分競爭,就可能在新的潛規則主導下,異化為鼓勵地方企業代替專業化程度更高的企業,從而出現資源配置劣質化的傾向。

  另一方面,儘管目前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都對項目交易的各個環節進行公開披露,但仍缺乏全國性的信息集合。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招投標應起到的價格發現功能仍然不能完全發揮作用,工程交易成本仍然可能難以下降。還要看到,即使工程招投標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但也還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即對工程層層轉包缺乏有力監管措施,工程安全仍然面臨重大考驗。

  今年3月,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要著力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子化政府採購管理交易平臺,加快建立健全統一規範的招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鐵路工程招投標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為地方平臺的改革帶來了新契機。交易程序和信息發佈的統一和規範,以及外部監管的有效到位,將決定鐵路工程招投標轉入後的成效。

  應該看到,鐵路工程招投標的改革,不僅涉及鐵路領域的改革,也涉及所有公共資源管理的改革。鐵路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的每一步,都將為公共資源管理改革積累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説,鐵路工程招投標改革應成為公共資源管理改革的榜樣。

熱詞:

  • 探路者
  • 鐵路建設
  • 鐵路系統
  • 鐵路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