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聞1+1]面對死亡,你做何選擇?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07: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央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核心提示:假如,你的父親罹患絕症,你是選擇傾其所有以盡孝道還是保守甚至放棄治療,和他一起準備平靜地與生命告別?假如,你是醫生面對罹患絕症的患者,你是建議他繼續進行痛苦的治療還是勸其放棄,安享最後的時光?假如,生命旅程行至盡頭,你會選擇在治療中掙扎耗盡還是回到生命紮根之處,安靜地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如果死亡有一萬道門,你會站在哪一扇門前作最後的謝幕?

  主持人: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新聞1+1》並沒有突然變成了一個哲學節目。我們之所以會擁有這樣一個提問,是來自於現實當中發生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為什麼讓我們産生了這樣的提問?先看故事。

  (播放短片)

  解説:

  這是一個已經過去兩個月的生命故事,這是一個原本不為人知的關於死亡的選擇,直到一個名叫陳作兵的人本月初在自己微博上公開發佈了父親的最後一段生命旅程,這個別樣的生命故事才被公眾關注。

  “父親老工人,半年前腹脹明顯,少尿,消瘦,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晚期,全身轉移’,無法手術。”

  陳作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醫生,祖籍浙江省諸暨市上和村。作為全村走出來的唯一一位醫學博士,面對患病的父親,他卻變得束手無策。

  “以往都是我給別人挑選方案,現在輪到給自己的父親決定治療方案,我束手無策。”

  父親就住在兒子工作的醫院裏,哥哥、姐姐、嫂子、妹夫,大家輪流照顧,忽然有一天,父親找到自己的主治醫生告訴他,自己不願看到兒女這樣奔波勞累,想安樂死去。於是,主治醫生將老人的想法如實轉達給陳作兵。

  “和家人商量後,決定由父親自己決定。父親雖為工人,後農民,但喜讀國學。對生命哲學有自己的見解。我將檢查情況告訴了父親。第二天,父親説,我決定了。準備明天出院。”

  放棄治療,這是父親陳有強的最終決定,也是全家人,尤其是兒子陳作兵對父親意見的尊重,全家人都在經歷著內心強烈的掙扎與痛苦。

  “第二天父親心滿意足地回到了諸暨農村老家。母親每天會來電告知父親的情況,説父親看了幾個退休的老同事,或者老同學。”

  在陳作兵的安排下,大家不再提父親的病情,而父親陳有強也不再服藥、不再打針,甚至還親自下地種菜,只吃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中醫禁忌的肉類,陳有強的老伴也每天換著花樣給他做,直到去世。

  “早上6點左右,還在睡夢中,被電話鈴吵醒。一看是母親的,我知道凶多吉少。”

  最後時刻要不要搶救?這樣的程序陳作兵的工作每天都在面對,心臟按壓起搏、上呼吸機、24小時補液,躺在重症監護室的病人,意識漸失,臟器衰竭,即使腦死亡依然繼續搶救。

  2012年3月22日,陳作兵的父親安然離世,在五七的時候,陳作兵的母親沒有按照村裏的規矩,把故去的亡人照片擺在堂屋,每天上香拜祭,而是放在旁邊一間閒置農具的倉庫閣樓上,她也從未去過父親的墳墓,儘管那裏離村子很近。

  4月底,陳作兵帶著母親去西安旅遊散心。

  

熱詞:

  • 罹患絕症
  • 盡孝道
  • 放棄治療
  • 生命告別
  • 生命旅程
  • 安靜地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