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蔣雲龍:教師流動,別成了“肥皂泡”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局長稱,今年起武漢將通過改革教師身份管理,淡化教師校籍,強化教師區域管理,使名師更加容易流動。

  不難看出,促進教師流動,意在通過優質師資的均衡分佈,促進教育的公平、平等,破解擇校熱。之前,亦有不少地區出臺過類似規定。

  但是,好政策不一定好落實。武漢市相關人員就坦言,教師交流推進難度大、很難完成。為什麼難?

  稍加分析,其實無非兩個字:人、財。

  先説人。解決教育失衡,從“人”入手不失為一個重要著力點。但同時,從“人”入手,別忘以人為本。教師不是搬到哪都能正常運轉的機器。每次輪崗,都意味著對生活工作環境的重新調適,更別説要從環境優越的名校轉去偏遠貧窮的薄弱校。巨大的落差,從人之常情來講,難免會造成輪崗教師態度消極。更何況,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關係多數歸屬學校,管理部門對教師流動作出硬性規定,是否合理合規,還有待商榷。

  再説財。推進教育均衡,關鍵在於保障每所學校辦學標準一致。但現狀是,各校之間的落差極大:一些學校財大氣粗,先進設施一應俱全,但在一些薄弱地區,尤其是農村的學校還停留在“黑板—粉筆”的階段。標準化辦學仍是紙上談兵,這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經費統籌。單靠些許名師的流動,難撼教育失衡這棵“大樹”。可以説,與人才的輸入相比,經費的持續注入更為關鍵。

  不妨借鑒近鄰日本的做法:義務教育教師就是公務員,被要求5年之內必須輪換。教師在不發達地區的學校任教,待遇往往高於發達地區的城鎮學校,並獲得比城鎮學校更好的發展機會。

  簡單來説,解決方案還是兩點:明晰教師歸屬,讓輪崗“名正言順”; 經費向薄弱校傾斜,讓輪崗自然而然。關於第一點,湖北監利縣正在試點。而第二點,不僅是指標準學校的建設,更是指讓任教偏遠地區學校的老師,在薪資、晉陞、發展等各方面的標準均超出城鎮學校。

  教師輪換制不可能單兵突進,要發揮作用,必須同步建立一整套配套政策,構建起輪崗的長效機制。讓流動渠道暢通,讓教師樂於流動,才能讓美好的願景實現,而不是僅僅一個美好的肥皂泡。

熱詞:

  • 肥皂泡
  • 教育均衡
  • 擇校熱
  • 博客
  • 大樹
  • 學校辦學
  • 薄弱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