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楠之:“不能不讓梨”是“泛道德化”的惡果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08: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上海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題目時稱“我不會讓梨”,被老師打了大大的叉。該名學生表示,4歲的孔融不會這樣做,才這樣寫答案,並堅信沒有答錯。網友認為,“言之有理”就算對,説出自己的心裏話更不能算錯。(4月18日東南網)

  孔融讓梨的故事見於後漢書孔融傳中李賢等人的注解,轉引自一本叫作《融家傳》的書。這條注解是為了説明“融幼有異才”的。注解説孔融有兄弟兄弟七人,他是老六,四歲時,每次與諸兄一起吃梨,他都拿小的一個。大人問其故,他説:“我是小孩子,就應該拿小梨吃。”於是“宗族奇之”。

  但到了帶有小説性質的《世説新語》裏,不僅孔融讓梨的年齡由四歲變成了七歲,等待分梨的人加進了眾從“賓客”,而且孔融也由老六變成了老二,由拿梨者變成了主持分梨者,並且還為自己拿小梨講出了一番大道理。孔融是這麼解釋的,他説:“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這就給原本簡單的“拿小梨”事件賦予了更多道德的意味,在講究尊卑有序的古代社會,孔融也就成了道德楷模。

  正因為其中的“尊老敬長”之意,使得孔融讓梨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不僅被寫進了古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也寫進了現代的小學語言課本。不過,仔細推敲起來,故事裏的很多東西又是站不住腳的。比如,既然“尊老”、“愛幼”、“敬長”都是美德,那麼,其他的年長者為什麼不“愛”一下他這個“幼”者呢?如果謙讓是一種美德,為什麼別人不懂得謙讓一下呢?

  實際上,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讓梨是一種美德,那麼,不讓梨是不是失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站在道德高度的就只有孔融一個人,其他人便被置於了無德、失德的境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讓與不讓就只能是屬於個人的自由選擇,而與道德的關係不大,更無所謂對錯。否則,就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邏輯泥沼。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大重點,但我們必須反對“泛道德化”的傾向,即給一切事物都賦予道德性,某個事物你接受或不接受、做或不做都與道德與非道德聯絡起來。其結果就是,學生們真實的想法不敢或不能被表達出來,反而為了迎合某種主流觀點或道德判斷標準而説一些違心的話,如此一來必然是謊話連篇——要知道,誠實與否可是一切個人道德中最基礎的品質。

  “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開放式的,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回答“不讓”的學生,在生活中未必真的不讓,而如果標準答案要求必須填“讓”,那麼,回答“讓”的學生,在生活中卻未必真的會讓。

  人們常常把“真善美”三個字放在一起,事實就是,只有有了“真”和“善”,生活才會“美”起來。所以,與其讓學生違心地按標準答案回答,不如鼓勵他們説出自己的真心話——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恰恰是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基礎。

熱詞:

  • 道德化
  • 尊老
  • 標準答案
  • 孔融讓梨
  • 賓客
  • 三字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