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港媒:不對稱戰略或成中國的“陷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香港《南華早報》3月27日文章,原題:陷阱 中國一直讓美國猜測其軍力建設的戰略,在中國家門口遭遇問題。

       有關中國需要增加擴軍透明度的爭論經久不息,但一個有意思的方面常常被忽略——解放軍正著力打造不對稱軍力。中國軍隊借助網絡戰、未經試驗的東風-21“航母殺手”彈道導彈以及長期的潛艇計劃等武器項目,意在對實力遠勝於己的潛在對手形成一種有效威懾。

       要理解不對稱戰爭,不妨想想遊擊戰或柔道——使用該策略可讓強敵始終處於不平衡狀態,甚至將大塊頭和力量優勢轉化為累贅。這種戰略的關鍵是迫使勁敵不停地猜測,因而,晦暗不明或消息虛假是其成功的關鍵。不過,隨著中國快速軍事現代化,這種做法也暗藏陷阱。

       華盛頓要求中方提供其軍力、(更重要的是)意圖的信息。北京能一再抨擊這種要求,稱美國殘留“冷戰思維”,但地區國家可沒那麼容易買中國的賬。問題在於,一些國家把中國視為潛在的長期主導力量。這意味著他們會迅速採用自己的不對稱戰略回敬中國。

       以越南為例。河內採購俄制先進潛艇、一系列導彈和軍艦,看似就是要以中國應對美國的那一套來對付中國,把有爭議海域附近任何可能的衝突搞得出奇複雜。從這方面講,所謂的對美國缺乏透明度,在戰略上對中國而言是明智有道理的。但面對日益惴惴不安的地區國家,這種情況並不適用。

       美國持續的削減五角大樓預算計劃,曾讓地區國家覺得美國在衰落,這刺痛了華盛頓使節。眼下公開其擴大地區軍力部署的計劃很符合美國利益。北京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利用不同觀念來最好地為自身利益服務。這就需要中國在民事和軍事外交上更加細膩嫻熟。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幾年,北京展示了這種微妙的細膩外交。當時中國外交官為消除歷史猜疑而四處奔走,並與地區國家和組織建立了深厚和廣泛的關係。但擴軍和其他做法損害了中國的這類努力,併為美國提供了新機會。

       即使華盛頓鷹派也承認中國有權進行軍事現代化,以反映其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利益。但隨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推進,消除其他國家猜疑的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

熱詞:

  • 中國
  • 美國
  • 軍力建設
  • 擴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