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振忠:“不增量”的公務員聘任制度在哪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07: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3月18日《濟南時報》報道:沒有強行指定,沒有細則文件,沒有財政撥款,面對公務員聘任制這樣一塊難啃的骨頭,各大省市卻趨之若鶩進行試點。“就目前而言,人保部針對公務員聘任制暫沒有統一的試點文件,實施辦法都是地方自己制定的。”3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改革試點不光沒有針對試點城市制定統一的指導性文件,甚至連試點的區域都是各省市自行申請的,而非國家強行指定。

       一項政策被地方執行起來“趨之若鶩”,又説明什麼問題?果真是為了越改越好,越快越好,儘快拿掉公務員官帽,而全面實行公務員聘任制嗎?如果是,萬萬不可能“趨之若鶩”。

       打一個比方説,官員公佈財産,推行起來遇到了“魔障”一般的障礙,即便有代表委員公開呼籲公佈財産,不一樣吆喝一陣,然後偃旗息鼓、銷聲匿跡嗎?三分種熱度,只打雷不下雨,説的就是官員公佈財産。之所以官員公佈財産一項萬萬不可能“趨之若鶩”,就是因為怕公眾動了他們的“蛋糕”,即便你想看看他擁有了多大個的“蛋糕”,也萬萬不可以,否則下一步又怎麼去再貪再腐再“三公”成“三私”?

       公務員聘任制被各地當事者“趨之若鶩”,有沒有其他動機呢?至少存在如下“貓膩”。

       其一:挖“新坑”栽“新蘿蔔”。聘任制所聘的公務員,誰來制定招聘政策?誰負責招聘?又準備招聘哪些“人才”?這些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尚沒有制定統一的指導性文件,且連試點的區域都是各省市自行申請而非“國家強行指定”的情況下,剩下的豈不是由地方“説了算”?再細分之,豈不是由地方各部門具體“説了算”?那麼,在沒有國家強力政策與試點範圍的情況下,就難免形成新的“蘿蔔招聘”現象。“官一代”是響噹噹的官員公務員,然後,其子女老婆親朋,一概可以成為“蘿蔔招聘”的“內定”人士。“無利不起早”,趨之若鶩的背後,就至少存在著“蘿蔔招聘”的明目張膽、大張旗鼓的風險。

       其二,老百姓納稅人養活了更多的公務員。據記者了解,各地區的公務員編制均由國家統一下達,然後根據編制進行財政撥款。國家並未對公務員聘任制的試點地區有任何財政傾斜,對於超出編制的財政支出部分均由地方自行解決。公務員本身已經人浮於事,三個人五個人甚至十來個人的事兒至少一部分崗位完全可以由一個人來做。精簡機構、精兵簡政中經常出現的現象是,七八個人的科室,可以由兩個人“玩轉”,十來個人的科室,也完全可以由三個人去幹好,當下的政府機構,實際上早已經人滿為患,尸位素餐者並非少見。那麼,不去想精簡機構,卻在人浮於事機構臃腫的基礎上再行“擴編”。新聘公務員由“地方財政撥款”,這部分錢,難道不是拿納稅人的錢去養活新的“尸位素餐”者?現在已經滿員“超載”,再加上新進“超載”者,公務員大篷車還能裝下多少尸位素餐者?

       其三,新進聘任制公務員會否成為公務員的“打雜”?聘任制公務員與正宗公務員同處一個部門工作,由於這種“身份”差別,勢必造成“打雜”“勤雜”“跑堂”“跟班”的局面。“協警”與“城管協管”之間,“正宗”的當然可以領導“跑堂”的,甚至就是“跑堂”者的老闆。這種身份差距所造成的弊端就是正宗戴官帽的公務員比現在更高高在上,比現在更頤指氣使,比現在更清閒無為。那麼,打著節省“減少財政支出”旗號的聘任制公務員制度,豈不是讓納稅人養活了兩幫公務員?

       其四,不“增量”的新公務員聘任制度在哪?“它們紛紛採取的是一個增量的改革,也就是説原來的公務員隊伍不動,只對新公務員試行聘任制”,那麼,真正減少財政支出的“不增量”新公務員聘任制,又在哪呢?

熱詞:

  • 財政撥款
  • 公務員
  • 聘任制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