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民生 見證執政理念進步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月7日,是浙江湖州中小學生春季開學報到的日子,吳興區6200多名學生坐上了政府出資2000多萬元購置的107輛國家標準的校車。

  2月15日,上海金山區居民陳永輝又做了一次血液透析,這位尿毒症患者常年血透的費用高達18萬元。“城鎮居民醫保基本報銷了我的開支,每年需自付的醫療費用在兩萬元以內,生活有了盼頭!”

  2月29日,建築工人緊張地在濟南市西蔣峪公租房項目建設工地施工,該項目建成後可入住3594戶居民——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景,透露的卻是同一個主題:黨中央、國務院心繫百姓冷暖,無論是宏觀調控還是財政支出,無論是政策設計還是制度安排,無不從百姓的角度考量,為百姓的幸福著想。

  宏觀調控:熨平民生之憂

  民乃國之本。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的寒冬,一項項惠民政策春風化雨,溫暖人心。

  全年預計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到去年底,全國參加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人數達到3億人,約8500萬人按月領取養老金……

  “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民生改善的亮點可圈可點。”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委員説。

  我們也看到,過去一年,居高不下的物價、房價一度令百姓憂心忡忡。“一年來,宏觀調控始終把穩物價放在首位,財政、金融、行政各項手段綜合運用,有力有效。”吉林省農科院院長岳德榮代表説。

  面對物價上漲給百姓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國建立失業保險金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制度,20個省份上調了失業保險金標準。此外,我國連續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531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從每人每年120元增加到200元,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進一步提高。

  “這些措施,保證了低收入群體生活未因物價上漲而受影響,也是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彰顯。”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景天魁委員説。

  財政支出:牽引民生之變

  歷史的意義,常常在回望與對照中更加明晰。用慢鏡頭捕捉一年來民生發展的步伐,大多數人會凝眸這一幕——“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溫家寶總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莊嚴宣佈,字字鏗鏘。

  有諾必行,行必盡力。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中國速度”:1000萬套保障房全面開工建設,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為此,中央財政預算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億元。

  “回望這一年,公共財政的特點更加彰顯,一方面財政蛋糕越做越大,全國財政收入突破十萬億元大關,另一方面,財政蛋糕更多向民生傾斜,從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從追求增長到更重視發展,這背後體現了一種‘國富’到‘民強’理念的轉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委員説。

  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2012年我國將新開工保障房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以上,竣工量要高於2011年。

  與此同時,各地“兩會”更是把“民生”放在重中之重——有的地區提出新增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投向民生”,有的明確提出公共財政支出安排“優先用於民生改善”,有的則強調“民生是否改善,不僅要看人均收入,更要看低收入人群所得是否逐年增加”。

  伴隨一筆又一筆財政支出“到位”,一項又一項惠民措施“登臺”,一個又一個民生工程“接力”,是百姓的錢包更鼓,住房更好,保障更優,生活更美,張張笑臉的背後,一個和平崛起大國的執政理念清晰可見:將百姓裝在心中,讓夢想照進現實。

  制度改革:展開民生新篇

  然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生改革要想實現新突破,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一方面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特別是隨著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就業矛盾更趨嚴峻,醫療、住房、養老等一系列問題、矛盾更加凸顯。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委員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清晰信號——“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切實辦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發展的包容性”,這給我們指出了方向。

  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向民生傾斜,加大民生支持力度。其中,將進一步提高財政教育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4%的目標;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240元,並適當提高報銷水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中央財政分別按月人均15元和12元增加補助資金;實現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

  “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僅憑資金投入還不夠,必須大力推進民生領域的改革,突破一些制度性障礙。新階段的改革要把重點放在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上,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遲福林委員説。

  “當前,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已是刻不容緩。”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説。我國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和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的問題具有嚴峻性與複雜性,特別需要明確基本思路、預期目標及一攬子措施,下定決心積極穩妥地推進收入分配改革。

  “要完善體制機制,探索保障房建設合理的模式和資金渠道。”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委員説。

  “要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大醫院’的優秀人才下鄉,並使之勤於下鄉、樂於下鄉。這就需要給這些人才一個合理的報酬,一個科學的激勵機制。”來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陳曉燕代表説。

  面對百姓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現實的差距,我們的改革仍在路上。新的一年,民生改革的關鍵領域迎來破冰——2012年國家將制定實施“十二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完善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推進以縣級醫院為重點的公立醫院改革;“十二五”住房保障規劃將編制完成,其中將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吸引銀行貸款、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明確就業優先戰略;收入分配改革思路已定,著力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

  民生改善,永無止境。“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一個個臨時性保障措施、一個個分散的政策,正向制度體系轉變。這背後,體現了我們黨日益成熟的執政理念。”景天魁委員説。

  我們有理由期待,2012年,一幅幅新的民生畫卷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報記者 馮 蕾 李 慧)

熱詞:

  • 民生
  • 執政理念
  • 科學發展觀
  •